第六回奉天祭鬼仕君建庙 尚贤尚德周王封官
祀,重祀。既然如此,那又如何祭祀?”
“我们要过年,帝也要过年,帝是“上帝”、“玉皇大帝”,所以要过“大年”,一年之中大于“年”的,只有冬至,“冬至大于年”,今年十一月二十四是冬至,所以帝过冬至年,就定每年的冬至准备好祀品,好祀,重祀大帝,让大帝过大年。”
“信仰自愿。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父王,儿臣胡说一通,不知当否,还望父王教诲。”二王子说道,
帝王术,是对人心的控制和人心的约束,没想到二王子还懂帝王术,他是维护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王代表君权。“天、地、君、亲”四本齐也。王家后嗣个个厉害。
周王思考了一会,明白了儿子的用意,说道:“二王子大智慧,不但懂得四本,还懂得天文地理,人鬼神三界皆通,还奉行信仰自愿,给我这个父王也上了一课,长了知识,好,着司空安排同期建帝庙,好祀,重祀,以便万民朝拜。”
周王两天来已领教了二王子,三王子的才学,也很想知道大王子的才华如何,便问道:“大王子,你是否有本要奏?”
大王子出来奏道:“父王,儿臣对三王子和二王子所说的四本,没有想的太多,儿臣只知道民心如水,只知道我周国大难之后要与民休息,与民修养。老百姓们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的温饱之家。因为:
人是要吃饭的,吃好饭的。
人是要穿衣服的,穿好衣服的。
人是要住房子的,住好房子的。
人是要过好日子的,要过太平日子的。
人是要过小康的日子的,过小资小味的日子的。
这些都跟好君王有关,跟好政策有关。
父王,儿臣仅奏这些,请父王斧正。”
这些话简朴实在,这是民心所在之根本,民生问题很现实,老百姓们很现实,不懂大道理,你说得天花乱坠,吃不饱,穿不好,住不暖都没有用,前面这些是在这个物质的基础上才要做的。这些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何人心所向,都是空谈。
作为王者,周王当然知道惠民政策,做老大当然要给小弟们带来好处,没好处谁跟你,道理很简单。
周王用赞许地眼光看了看大王子说道:“大王子说到点子上去了,大王子说的是国之根本,民之根本,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问题,涉及到国家之本,方针,国策,国体,国家制度化,国家运行机制,国防,吏治,礼制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实质问题,留给众爱卿回去思考,明天早朝的时候再议,今天继续议面上的问题,把人的重要性议透,大家想一想,我周国现在有多少人口?整个西部有多少人?整个西部人口加起来也不足8o万人口,而时下大商朝王畿人口约7oo万之众,光商朝兵力就有15万人,还不含下属国的兵力。对比之下,就知道为什么要大力展人口,就知道展人口的重要性。”
现在大家才真正明白,终于明白周王为什么一再要求展人口,人是国之根本,原来周王的眼光是朝大商看的,不是光光看的是周国本身和附近的小国家,所在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高度也不同。
周王问道:“我周国用何种语言为好,文字用何种文字为好,算术是用何种计算方法为好?”
掌祭祀记载的史官韦驮上前答道:“我周国所在地处雍州之地,雍州为西府,所以方言是西府方言。我周国多数人使用的语言是雅语(古汉语),所用的文字为甲刻,青铜器为篆文。核心文化为雍州雍文化。”
“字主要在甲骨上刻字,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直线。同时还有金文,因系铸造用,故字体为圆形。字有多种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