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跟真正的自我在黑暗中相会 2
实的他,但他一定会想象成这是他真正的样子。而原来那个真正的他,他已经不敢体验,甚至不敢再承认和记住,因为在父母的打骂威胁下,这样做在心理上非常危险,非常痛苦。久而久之,他会发展成这样一种情况:不仅以听话的孩子这样的形象来面对这个世界,而且在心理上也以这个假自我来和世界打交道。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就是这个孩子的真自我,在他的心理结构里被驱逐、压抑到了内心的黑暗深处,很难唤醒。他的心理结构,就这样被假自我所驱动,代表了他。
你一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说听话的孩子这样的自我是假的?听话难道有错吗?
听话很多时候都不会有错,而且,一个人在小的时候,由于自我比较弱小,需要吸收很多东西,来让内心、自我变得强大,比如,吸收知识、吸引正确的价值观念。问题在于:这些东西是怎样进入他的心理结构,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内心的!
如果听话不是基于父母的引导和孩子的思考,而是打骂威胁的产物,那么,听话的孩子这样的自我在进入孩子的心理结构时,就把父母对他的威胁、强迫、控制也一并带了进去,而且,对他那个真实的自我进行了粗暴的否定。新生成的这个自我不是让他的内心有力量,恰恰相反,变成了对他内心的一种奴役,因为它是在打骂威胁下的父母意志的代理人。这样的一个自我及与它联系在一起的威胁、强迫、控制只要存在一天,他就一天不能消除心理的弱小和恐惧!
所以,父母们都注意了,家庭是一个充溢着爱的场所,让孩子感觉到恐惧而不是爱的任何教育,对他的内心都是一种破坏。
在两个成年人中,为什么一个人的自我越虚假,他的心理就越弱小?原因是:当一个人的心理结构被假自我所驱动时,只要外界一打击,他就已经无法唤醒内心深处的那个真正的自我来抵挡,而只能用假自我来抵挡,但悲剧的是,那个假自我,恰恰是由外界控制的!
第四个标准:违反人性和理性的自我永远是假的。
当我们说一个人的自我是真的,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它在自然的意义上符合人性,在社会的意义上符合理性。违反这两点的自我必然是假的,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畸形和扭曲。
假如你拿弱者当有尊严的人看待,那就是你的真我。因为,第一,它符合人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第二,它符合理性,假如你不拿弱者当人,从逻辑上说你也不拿自己当人。
但是,你不一定感觉弱者也有尊严。比如一个穷人,你不会同情他,认为他活该。你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这种自我是真的,即你的这种观点真的代表了你的真实想法和体验。然而,它却是假我。原因也仅仅在于:第一,它不符合人性;第二,这披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已经先不拿自己当成一个有尊严的人看待,或当比你更有权力、更有钱的人不拿你当一个有尊严的人看待时,你已经接受了。
干掉自己人性的人,人性也会干掉他
假自我从哪儿冒出来并控制人的?
我想先请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记不起三四岁以前的事?而三四岁以后,经过努力回忆,我们多少总有些印象?
请别用因为三四岁前大脑神经发育如何如何这样的话来回答我。我们是在透析人的心理,看出是哪只黑手在操纵,而不是在作神经生理学的科学研究。
把心理学还原成神经生理学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英国精神病学家莱恩谆谆教导我们,不要相信生理学家和有些心理学家的一些鬼话,他们以为把人的大脑神经细胞信息给破译了,就能搞懂我们在想什么。莱恩反问:你就算把我说话时嘴巴、舌头、喉咙的运动规律给搞清楚了,能搞懂我说的是什么吗?
答案非常简单:三四岁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