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品第一
仁、指文殊,我、弥勒自谓也。佛子、指文殊。时答、谓当及时而答也。弥勒于此重颂中,预问是否将说妙法,抑将为弟子授记,已为后文诸品隐示其机,亦可见弥勒已了然于此瑞相因缘,特示现怀疑以征答耳。
乙七文殊师利答成就
文殊师利答成就者,释文殊师利、以宿命之智,现见过去因果之相,故能答弥勒之问,非以拟议测度之常见所能答也。
丙一标名总告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
丙二正答所征
丁一示相筹量答
“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此下直至本序品重颂之末句,为正答所征。
能起大行成大业者,谓之男子;复具足世出世间之一切善法,为善男子。惟忖、思惟忖度也。大法、指由佛实智所自证之法性中所流出之法,圆融绝对,不但大乘法属于此法,即三乘种种方便法亦皆归趣于此一乘之法,故名为大。又、说此法者,非但使善根成熟者信闻受益,即一切心识俱空之焦芽败种亦能闻之,如获灌溉得复萌芽其本有之大乘种子,故说此大法即为雨大法雨也。吹大法螺者,引导发行之义。法鼓、指法性,击者、振起之义。或说小乘,或说大乘,无非使众生究竟趣于大乘;众生闻法受益,随类得解,如击大鼓而群众咸闻也。又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大法,而分说三乘究竟仍归一乘,即为演大法之义。文殊师利忖度现见瑞相,系佛欲说大法,故为示相筹答。
丁二举古成今答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世间、非仅指凡夫世间,兼包圣人世间言,谓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圣人也。凡夫固不易信此大法;而唯一佛法,惟佛与佛乃能究竟;声闻、缘觉以闻佛教得证涅槃,自谓已证无生,故不信更有无上菩提之道。故此大法,并为一切凡夫世间、圣人世间所难信。殊不知佛教二乘之解脱法,即是教菩萨大乘法之方便法也。
丁三指陈别事答
戊一长行
己一赞扬希有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自下至重颂之末句止,为文殊师利之指陈别事答也。
首为赞扬四种希有,本节赞三种希有:一、时久远希有,即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是。二、佛名号希有,即佛之别号为日月灯明如来,与佛之通号应供、正遍知等十种是也。三、法胜妙希有,即演说正法、深远巧妙、具足众相是也。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为佛心量中数目之名。日月灯三字,皆具光明之义。以佛之如来藏心,具有大智慧光明,故以三光喻德:日比佛果上之智德,以日能生一切世间光,能生长成熟一切物,而佛智亦能生一切明、及生长成熟一切众生之智慧也。月比佛果上之断德,以月光既出,则断除昼之余热而获清凉,而佛亦能断除世界众生烦恼之热、使获清凉也。灯比佛果上之恩德,以灯能破闇,而佛之大悲,亦能破除众生痴闇,且佛法展转流传于世间,如灯灯相传无尽也。此三种德,皆由自心本来清净之大光明而起,故随德列名曰日月灯明如来,此为佛之别号。
应供、梵语阿罗汉,谓已断一切烦恼,解脱生死,应受人天供养,此为阿罗汉应供之义。至佛之应供,即已断一切烦恼,应受九法界等觉菩萨以下之供养是也。正遍知、即无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