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序品第一
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此述菩萨行禅定波罗蜜。离欲者,远离色、声、香、味、触五欲之乐。处闲绝缘以修禅定,已得初禅能超欲界,更深修习遂发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之五神通,此为安住禅定。此仅五通无漏尽通者,以未至佛境故。又以般若智慧修习禅定者,合掌赞佛,随境能定,此为办事禅定。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此述所见菩萨行般苦波罗蜜。菩萨以加行之智修习佛道,疑而能问,意乐不坏故能志固。佛子定慧具足,即已证于根本智。说法欣乐,即已满足后得智也。破魔、破烦恼之魔。击法鼓、即以智慧振法性而发教言也。又菩萨不喜恭敬,反之即不怒毁谤,八风不动,是智德也。放光济苦,又即菩萨之悲德也。──以上次第述所见菩萨行六波罗蜜之道。以下复杂序之。

    “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此述精进。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此述持戒。戒能出生人、天、三乘乃至于佛,故净戒如宝珠。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此述忍辱。凡未得谓得,少得谓多得者,名为增上慢人。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此述禅定。戏笑则心起散乱,故应离。痴眷属则不求脱离五欲,故亦应离。心戒散乱,惟自摄念以修于定。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直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旃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种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此布施。旃檀、香水之名。卧具,非仅寝卧之具、包房舍而言。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此述般若。说寂灭法,为后得智。观法性空,为根本智。心无所著,求无上道,为加行智。

    己五所见佛化流行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旛,珠交露幔,宝铃和鸣。

    此言恒沙国土供养舍利,造诸高塔,兼有严饰塔庙之诸宝物也。由旬,梵语,驿站之义。

    “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此述供养舍利塔庙之众,及供养之功果,严饰塔庙,国界妙好,有二义解;一、有宝塔以为庄严,则国界自然见为妙好。二、有佛舍利塔庙,共伸供养,则众知趋善修道,国土自然安宁妙好,如天树开华之敷荣也。

    戊二述问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此述正问文殊师利以征其答。瞻仁及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简介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目录 > 序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