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
因缘,是缘觉主要所修之法。其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互相依赖而有,有此法才有彼法。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了从因缘而起的法则,例如‘老死’,为什么有老死?就是因为有生,有生就必然有老死。推到源头则是由于无明,正是由于无明,生死不已。要破除这十二因缘,只要其中一处灭,就一切都灭。这是缘觉的法执,也叫做法我,破此法我,故说十二因缘皆空:《金刚经》说得很好:‘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大家要知道,佛说的一切法,就是拿船做比喻,因为你要渡河,没有船不行,所以佛告诉你这些法。但是上了岸还要这些船做什么?所以‘渡河需用筏,登岸不需舟’。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教导我们,破除十二因缘的法执,十二因缘相互联系,包括过、现和未来,也是包括我们怎么出轮回的办法。这个轮回不已就因这十二件事情相续不已,所以要修行,断这十二因缘。‘无明’浅说很容易理解,就是糊涂愚痴、障碍你明白真理。深一点说,不了达真如一相,妄生分别执著,就成了无明。无明是我们生死的根本,愚痴是最大的障碍。无明就糊涂,糊涂后就颠倒,颠倒就会造业,造业就是行。第二个是‘行’。以上就是过去生中,我们所作的因。过去生中,我们一直是糊涂造业,驱使阿赖耶识堕入母胎,一念看见父母的情况,一动淫念就跑到胎里去了。这就是今生生命的开始,这是‘识’。在胎里慢慢长大,还不能形成一个人,这是在胎中身心渐发育之位,已有受想行识等名字,这是心法,所以叫做‘名’。还有眼等,这是色法,所以全名是‘名色’。第五‘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慢慢成长起来了,就是快出胎之位,叫做‘六入’。第六‘触’,出了胎之后,便与六尘相接触,在两三岁的时候,对外界的事物只是接触而已,他没有什么思维和领略。再大一点,到了六、七岁就能领略一点,也会说话了,很多事情都知道了。第七‘受’,六、七岁便对事物有苦乐的感受。(三)至(七)这一段就是今生的开始,是我们从过去生中所得的果,是前生决定的。所以小孩有的聪明;有的不聪明,有的听话,有的不听话,这一切由于过去所造的业,通过识而带来的。第八‘爱’,既能领受,便贪爱种种美妙事物。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有强盛的爱欲之心。于是今生又迷惑了。第九‘取’,成年之后,对所爱之境贪求不息执著追取。不仅仅爱而已,必要得到就是取。爱和取是现在我们所生的迷惑,为什么你要喜欢这些?本来是空,这是错觉,你偏偏要喜欢,本来是不垢不净,你偏认为他清净美好。妄生分别,妄自取著,爱和取就是现在的迷惑。底下第十就是‘有’,由于有爱有取的烦恼,做种种的业,定招有当来的果报。(八)(九)(十)三支是现在所做之因,要招来生之果。(十一)‘生’,既造种种之因,来生定又于六道四生之中受生。(十二)‘老死’,出生之后当然还是要老死,这二支就是来生的果。这十二因缘修的时候,你从某个地方一截断,你或从爱取断,或从无明照破,让它不是这样相续不已,使这种东西不是老按这种规律支配你,那么你就出离生死了。缘觉修的法就是如此,确实可以了生死,可以成为辟支佛,是小乘的极果。若是大乘菩萨就能了达十二因缘,三世循环、一切境界、因果名目都是水上之波,如梦如幻,故曰:‘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举出首尾二支,则其中十支皆可概括。经中又说:‘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是破法执,本无无明,再说尽或不尽都成戏论。‘乃至’两字同样是带过其中十支。

    再者,进一步体会‘无无明’的深义,在佛将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