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
字是一切事物,有形的、无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体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法。在此是指我们不见、不闻、无香、无味、无触时,自己内心所缘的境界。这些境界实际是前五尘留落的影子。例如去年曾上泰山观日出,此时回忆旧时的景象,心中所念只是旧时泰山日出的影像,这就是法尘。就是我们意的对象,属于外境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前面说了五蕴皆空,第一个是色蕴空,色空,所以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都空了。前五尘都空,它们的影子法尘当然也就空了。再有,五蕴受想行识都空了,那当然我们的意也就空了。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加六尘,这两个是相对的,互相起一些联系,这十二样东西称为十二入,十二入皆空。

    这句话代表十八界皆是真空。界是界限,区别,种类。例如可把人区别为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等。十八界的界正是此意。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尘又成六界,眼识到意识是六识,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其中能取是六根,所取是六尘,根尘和合发起六识。例如一个设备,手能触及机体,启动开关,眼能看到屏上的形像色彩,耳能听到语言音乐,意根生意识能起综合作用,而认识这是一部彩色电视机。所以依眼根而能了别色尘的是眼识,依耳根而能了别声尘者是耳识…依身根了别触尘的是身识,依意根而能了别法尘的是意识。一般称眼到身是前五识,意识是第六识。眼看见色,内有镜头,外有要照的对象。人是活物,还有识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照相机,这是眼识。耳朵听见声,耳和声,耳是根,声是尘,能了别的还有一个耳识。所以六根六尘再六个识就称为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经中指出:‘无眼耳鼻舌身意’,内无六根。‘无色声和味触法’,外无六尘。‘十二入’都无了。因为根尘都没有,识又从何发生呢?所以十八界也空。就是把有关‘人我’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这些东西让你理解了,这些都是空。你不外乎内有六根,外有六尘,再加上你识的作用,总之这一切过去我们都认为这个是我,是真实的,‘心经’告诉你这一切皆无。在真实的法性中,这一切都是虚妄所显之相。如水上之波,正波动时,波整体是水,即是真空,所以说都无。让你破除人我。(第六识是分别一切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縻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第七识(末那识)是执我,老执著一个我。这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成为一个我,想保持自己,种种思想一来,都有个我,不知不觉都从我字出发,这就是第七识的作用。第八识称为藏识,叫作阿赖耶识,一切档案都贮存在里面。眼耳鼻舌身相当于摄像机的镜头,把在外的东西摄收进来,从第六识第七识传达到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这一切都贮存了,也就是种子,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真正代表你的,所以去后来先。死的时候,身体都坏了,眼耳鼻舌身都没有作用了,第六识也就不行了,第七识也不行了,还有第八识最后从身体离开,这人就是真的死。我们不说灵魂,我们说第八识。我们佛教没有断见,也没有常见。所以就高于其他一切的宗教和科学。阿赖耶识是档案室,大家现在听我说的许多话,脑子里增加了许多新的档案,档案里增加了新材料跟刚才不一样了,你跟刚才是相似,不是刚才那个我了。天天增加新的东西,所以是相似相续。它因为相似,所以不是常,不是老不变。但它又相续,所以就不断。不断不常、相似相续是阿赖耶识,即八识。现在只谈前六识。)

    上面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都无,破人我执,叫做为凡人法。从‘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起,破法我执,叫做为圣人法。从无明到老死叫做十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心经略说(黄念祖老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