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十二 道应训
国君亲自执掌;那诛杀刑罚,是人民所怨恨的,就由我来担当这角色。宋君听后说:好。我受百姓赞美,你受百姓怨恨,这样一来我知道诸侯们就不会嘲笑我了。但实际上宋国人知道生杀大权掌握在子罕手里后,大臣们就亲附子罕,百姓们都畏惧子罕,不到一年时间,子罕就将大权旁落的宋君杀掉而篡夺了宋国的政权。所以《老子》说:鱼不可脱离池渊,国家的利器不可随便让人知道。

    王寿背着书走路,在周国的大路上碰到隐士徐冯。徐冯说:人的行为应随变化而变化,变化产生了时机。所以识时务者没有固定不变的行为。书记载着人的言论,言论当然出自智者,但有智慧的人是不藏书的。王寿听了徐冯的开导说后将自己的藏书全部烧掉,然后轻松地手舞足蹈起来。所以《老子》说:议论太多,反而使人无所适从,自己也会感到困惑,所以不如持守虚静之道。

    楚国的令尹子佩请庄王饮酒,庄王答应了。于是子佩在强台这个地方准备了酒席,但庄王又不肯前往了。第二天子佩赤着脚拱手站在殿下,问朝南坐的庄王:先前君王答应出席酒宴,但又不践约前往,我想大概我有什么地方不对了?庄王回答:我听说你将酒席设在强台。这强台是南望料山,靠近方皇湖,左边是长江,右边是淮水,这样好的自然环境能使人高兴得忘掉死的悲哀。像我这样德行微薄的人是无法消受这种欢乐的。我还害怕去了以后会留连忘返呢!所以《老子》说:不去看或不去接触那些能惹人之欲望的事与物,以致使人的心神不散乱。

    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经过曹国,曹国君对他很不礼貌。这时,厘负羁的妻子对厘负羁说:我们的国君对晋公子重耳相当不礼貌。但我观察到跟随重耳公子流亡的几位都是贤人,如果这些人能帮助重耳公子回到晋国执掌朝政,必定会讨伐我们曹国的。你为何不乘现在先给晋公子重耳施加恩德呢?于是厘负羁遵照妻子的话给重耳他们一壶稀粥和璧玉。重耳他们接受了稀粥而将璧玉退回给厘负羁。等到重耳他们返回晋国并执掌朝政后,就发令讨伐曹国,在攻克曹国以后,特地命令三军不许侵扰厘负羁所居住的里巷。所以《老子》说: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直。

    越王勾践与吴国交战失败,国家破残,人民伤亡,自己又被围困在会稽。这时勾践是内心愤恨、胆气豪壮,激情豪气像涌泉,训练选拔士兵,决心赴汤蹈火与吴国决一雌雄。但经过大臣文种的劝说,以屈辱条件和吴国达成协议,勾践亲自为吴王作臣仆,妻子为吴王作奴仆;又亲自执戈为吴王牵马开道,经过这样多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干遂将吴国打败,并擒获吴王夫差。所以《老子》说:柔可以胜刚,弱可以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没有谁能够亲自实施。而越王勾践亲自去实行了,所以他最终称霸了中原。

    赵简子死后还没落葬,中牟的守将就叛变投靠齐国了。赵襄子将父亲简子下葬料理停当后,第五天发兵征伐中牟城,但包围还没完全合拢,中牟城的城墙突然自行倒塌十来丈,赵襄子下令鸣金收兵。军吏们劝谏说:君王亲率兵马征讨中牟守将的罪行,城墙自行倒塌,这说明老天爷帮助我们去讨伐这些天理难容的罪人,为什么我们要撤退呢?赵襄子解释道:我听叔向说过:君子不该在自己有利的形势下去欺凌别人,君子也不该在别人处险境时去逼迫他。所以让他们将城墙修好后我们方开战进攻吧!中牟城内的守将听到赵襄子这番如此仁义的话后,便请求投降。所以《老子》说正因为不与别人争,所以天下也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很大了,你的同族的子弟中有可以派去相马的人吗?伯乐回答:一般的良马,可以凭马的外貌骨架来识别。但真的要识别天下难得的良好,就得注意到马身上存在着的若隐若现的神韵,就不能光注意到马的形体和骨架。像这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目录 > 卷十二 道应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