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要_太虚法师
以下明不善以反证。

    丁四、以海众证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海中鱼鳖虾蚬,或大或小之种种形色,皆由自心的想念,作种种身语意的不善业,故得此粗鄙的报身。

    丙五、结劝修学

    『‘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因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要以正见修习善业,了达因果,不为邪见所倾动。邪见即断常二见。断见者,不信业果,以为人一死即了,故肆意为恶,不畏后报。常见者,以为世间的事物皆是固定的,如人即世世生生为人,牛马即世世生生为牛马,造善恶业无关此身的苦乐。此由不明正因果义。欲专修善行,不堕邪见,须观身无常,观心无主,观法如幻,随心造业,随业受报,才是了达因果的真相。福田谓能种植福德之田,此有三种:一敬田──佛菩萨师长等,应恭敬而得福;二恩田──父母及有恩于己者,应孝顺而得福;三悲田──对于苦恼众生,悲愍救济而得福。于此三福田中,能欢喜供养,就能得到人天尊敬供养的乐果。

    乙二、正明十善业道

    丙一、显善法用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有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常常思惟观察善法,则心即善,心善即无恶业,无恶业则不受苦果。须专心观察,不使丝毫恶业参杂其间,使善法圆满;善法圆满则能亲近诸大菩萨,能与诸大菩萨同处极乐世界。

    丙二、释善法名

    『‘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何以名为善法呢?因为人道的身,天道的身,声闻(小乘)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独觉菩提法身(中乘),无上菩提法身(大乘),世出世间诸善行果,皆由此十法为根本,故名善法。

    丙三、出善法相

    『‘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世出世间的根本善法,即十善业道,所谓道在迩而不必求之远。由此十善业的光明大道,而得到世出世间的乐果。杀生乃至邪见名十恶业。所谓十善者,全在于永离二字上。此永离二字的工夫,颇不容易。若此一时虽离杀生,将来或仍行杀,今生纵能不杀,到来生或犹杀,则皆不得谓之永离。必要世世生生尽未来际不杀,才是永离,此须到阿罗汉之位方可。杀生、本指断命根而言;但若杀而命根不断,亦有杀业,但非究竟杀耳。戒杀者不但不杀生,还要注意护生,乃能戒除蚊虻等微细的误杀。杀等十业,在内心上、外境上、历时上、各有上中下之区别。今且举杀业言,内心动机上分三种:一、有嗔恨心知而故杀者最重;二、若有嗔恨的冲动而心不明了,或心虽明了而不嗔恨者处中;三、若无知误杀者轻微。就对境上说亦有三种轻重不同:若出佛身血,杀阿罗汉,弑害父母及有恩者业重;若杀与己同类均等者业中;若杀下等众生业轻。又就起心作业经历时间上说亦有三种不同:若未杀时先有杀意乐,正杀及杀已欢喜无悔者业重;若未杀前无杀意,或杀而悔者业中;若无嗔恨心误杀,杀而即悔者最轻。离杀业亦须依此三种而次第修习,先离粗重杀业,使身不杀;进而更修禅定,使杀心亦深伏;但犹未断,更修智慧令断。虽断杀心,无始之杀业习气犹不易尽,要到佛果方能究意清净。昔佛在世时与舍利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要_太虚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