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要_太虚法师
同观一鸽,此鸽子见佛不恐怖,见舍利弗犹恐怖,舍利弗问佛何因缘如此?佛说汝阿罗汉杀心虽无,而无始习气犹未断尽,故彼恐怖。

    第二偷盗。亦应如上杀业有三种之三重分别。乃至下八种业,皆应如理类推,分判轻重。在中国古书里有阴符经,谓人生在世要善为盗方为有才能;可见人谋生活不易离盗,而微细之盗业尤为难除(偷是以巧法取,盗是以强力取)。

    第三邪行,即指淫欲。人间以合理之夫妇配偶为正,此外名邪。此就粗浅者说,深则欲界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又凡一切五欲境放逸之处,皆属邪行,要出欲界方能伏欲,要到三果方能究竟离欲。──以上三种属于身业。

    第四妄语,即虚诳语。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善言是恶,恶言是善,以非言是,以是言非等。在佛法中,最要戒的是大妄语,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若犯此大妄语,决定入魔。由魔即堕三恶道,最为危险。若菩萨为利他方便而说妄语,则如菩萨戒本所明。离妄语即真实语。

    第五两舌,即离间语。在此言彼,在彼言此,使亲爱者互相乖角。古之纵横家,今之政客等,多属此类,其害最大,离离间语,即得和合语。

    第六恶口,即粗恶语。如世间之骂詈人等,由骂而打而杀。小则一人之争,大则社会乃至国际之战,其害亦甚大。离粗恶语,即得柔和语。

    第七绮语,即无义语。谓花言巧语,文过饰非之类。言不真实,使人心荡动,唐丧光阴,且易引人入于邪途。虽无义语,即如义语。──以上四种属于语业,平常谓之口业。然称口业义不圆满,发语须喉舌脐等,口只是发语工具之一耳,故应改称“语业”。

    第八贪欲,欲即世间五欲之乐境。对境起贪,故名贪欲。贪欲为生死的要因,故应断除。但此贪欲二字,并非完全属于不善。欲通三性,而对三界善法起贪,亦通有覆无记。

    第九嗔恚,于可欲境起贪,于不可欲境起嗔恚。性虽是恶,唯欲界有,修习禅定四无量心,乃能伏离。

    第十邪见,通常亦谓愚痴。由聪慧者不离愚痴,而愚痴中锐发偏见,随其一偏之见执以为是,如执断常,乃成颠倒邪见。要离愚痴中之极猛利的邪见,须修禅定,得般若力方可增长正见,圆满善法。──以上三种属于意业。

    乙三、明十善业功德

    丙一、明离杀生功德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要究竟十善业,须永离十恶业。每离一恶业,即除去种种烦恼,又得成就种种功德。若离杀生业,即是除一切凶恶之法,得到人天安乐之法。能常常生起大慈心,永断除嗔恨心,使一切众生见之不生怖畏心,就是成就大无畏施。如此则生前获得无病长寿昼夜安乐;且为天龙八部等非人之所守护。死时又无地狱饿鬼等恶道的怖畏,得生天国。此离杀业即菩萨行,若能以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正觉(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正也,藐、等也,三、正也,菩提、觉也),将来成佛时,便能得佛随心自在的寿命。佛的真身等虚空遍法界,寿命是无量无尽的。应身住世的寿命或长或短,视众生的机缘,灭住皆可随心自在。如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皆由永离杀生而得来的──以下文义易晓,解释从略。

    丙二、明离偷盗功德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要_太虚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