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要_太虚法师
间,三龙宫,四禅定中等别。此经即在娑竭罗龙宫所说。而同听法者,则有八千大比丘众。比丘此云乞士,以出家比丘律仪为法者;但比丘甚多,比中所指大比丘,是佛的常随众。同时又有从十方来的三万二千大菩萨。有此同听法众,足以证信。
甲二、正说
乙一、明世出世业果
丙一、就因明果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尔时、指说法之时。世尊、指佛,为世所共尊。龙王是龙宫之主,故佛呼而告之。心是心王,想指心所。众生之心心所,有三界、九地、五趣、四生等不同,故所起的行业亦各不同;遂使得果亦异。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此就心心所总说为心,若分别说则为心及想等。然身语意所发之业,皆由心造,所谓有诸内必发诸外。若行动没有心的功用,则不能成善恶之业,今之伦理学家亦论到此。因心想不同,故行为造作不同,由此成为五趣轮转之果。如人造善业则生天,天造恶业即堕畜生,畜生业尽或以善业复为人,人行恶或又堕地狱等,故名轮转。
丙二、即果明因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先呼龙王,使听真切。海中之鱼虾等类,种种形色不同,果报不同,此皆由心想及行业不同所致。此业之出发处,即身语意,而各有善不善,故成种种形色,此是以果明因。
丙三、举因相明
丁一、观心无主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
心是没有形色的,非眼所见,非手能取;但由无始虚妄分别于一切法而集起的。由种起现,三界皆由此虚妄分别而现起,毕竟没有主体,不能指孰为我,孰为我所。若孰心有主,即成断常法。
丁二、观法如幻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虚妄诸法,即五蕴四大之身器等法。无一定作者,皆由业现起,业由心起,心又由诸法起;展转幻化,不可究诘,故不可以思想议论而取。古时外道,谓有大自在天造作万有,今之耶教谓有上帝能创造及主宰一切。在佛法中皆属妄执,所有苦乐之果皆由十业之善不善而异。此中明业果之自性如幻,即般若真空,法相唯识之义,亦已包括无余矣。
丁三、劝应修善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业性不是固定的,世界不是死板的,诸法是如幻的无主宰的,故应广修善行,止息恶业,集起庄严端正的蕴处界,使一切众生见闻者,欢乐不生厌恶。
丙四、举果相证
丁一、以佛果证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
佛身由无量劫修百千万亿福德而生起,故有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光明显耀。诸天龙王皆有光明,但一见佛其光即不能显现。在天中光明最大者,即大自在天及梵王,然皆远不如佛。
丁二、以菩萨证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
菩萨的相好光明,清净庄严,亦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
丁三、以天龙证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天龙八部、即是阿修罗健闼婆等,彼之所以有大威势者,亦由修集福德善业所生。故栽培福德,最为重要。以上三段就善的业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