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坛经》师资略述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又可以看到在古代佛门中,弟子对于师父的尊敬与信受是极显著的,可算是佛门中一大优良传统,然而在今时却鲜见鲜闻。此中再现秀师思维中事,然文法亦是肯定假设与否定假设之后的思维行事,文意浅显。然读者切莫以文字浅显而轻忽之。如此中否定假设之后的思维行事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所言,可以确认神秀对乃师是无比尊敬与信受的。如经中言圣意难测语,此一圣字,算是一证。再次,以秀师所呈心偈,亦是有一定的见地,神秀自己亦自信其所书之偈,然而当他作出否定假设思维之后,却能反责诸己,可见对其师真是信受无疑,此又一证也。

    《坛经自序品》云: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此中不仅知五祖已然见性,又可见五祖对其弟子之善察入微实无间也。然而在今时的教育中,老师在课堂授学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多有所留意呢?在这里,五祖倒是一榜样,值得借鉴。

    《坛经自序品》云: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欢喜哉。

    此中五祖忍大师见偈后对卢珍之方便开示,而不使其入宝山而空手归,真所谓佛道门中,不舍一人是也。至若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一举,更显师之观机逗教,圆融无碍。以神秀为众人之教授师,为大众之楷模,五祖若直斥其偈未能见性,恐众人思佛道门高,而退失信心耳。况神秀之偈亦不失其见地,正如五祖所言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可见五祖不管是临众人之教还是对单人之教,皆能做到方便示导而不失其利益之功。

    上文有提到教导的方式有二种:一者临众人之教,二者对单人之教。五祖观机逗教,圆融用此二种教法,使众人皆各得其益。此亦不失为吾等值得借鉴之方。接下来要提到的正是此二种教法之对单人之教。如《坛经自序品》云:祖三更唤秀入堂。自序品中多提到三更字样,由此亦可见五祖忍大师重视对单人之教。以临众人之教,面对的是根机悟性不等的人,若用一味之药,恐难医治众病,其收效远不如对单人时,能够量其根性、直指病源而示导见性来的彻底明了。再者,以神秀现为教授师,为众人之楷模,若五祖在大众中直斥之,又恐众人失去标榜,叹佛道门高而退失信心了。再次,祖三更唤秀入堂,人总不知,故免却众人之猜疑、嫉妒而徒生分别之念。以共住道场,最忌妄动众人之心;其心若一,其道必兴;其心若异,其道必危。只此三点,即见师之教法通达圆融,使众人都能得到益处。然而此中得到最大收获的仍是神秀上座,以其亲承教诲,五祖应病与药,故收效亦彻且明。此五祖之教法也,然于今鲜见矣。如今僧教育之主体部门为佛学院,且佛学院的开设已有年矣,其收效亦颇显丰富,只是在师资相摄这一块仍有所欠缺,这是一个我们应该重视而不能有些许疏忽的大问题。故弘忍大师这二种教法,实可为今人借鉴和提倡。接下来看一下五祖与神秀之问答。《坛经自序品》云:

    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唤秀入堂,马上直问偈是汝作否,可见祖已知偈为秀作,况前文已经提到此意。如文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然五祖何明知故问耶?余揣五祖欲以此问观神秀之答语态度是傲慢亦或虚心。若以虚心求教,则法水易入;若心存傲慢,则五祖亦莫可奈何了。然神秀终以为求得见解深浅而作答,见其虚心,故五祖这才作出一番开示。如《坛经自序品》云: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坛经》师资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