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坛经》师资略述
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维,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

    此中五祖之一大段开示,亦可见其教徒之善巧方便。吾试以五字姑妄概之:非、是、非、示、期。非者,斥其偈未见本性也;是者,是其偈已到门外;再非者,虽然已到门外,然于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再示者,直示无上菩提大道;后期者,期其两日呈偈,鞭策意也。此中一是一非、再非再示、后以期之,实见五祖教徒之妙也。

    以上关于神秀上座的内容,余费多笔墨,以人于《坛经》多论惠能大师,而于神秀上座多疏忽之。余谓《坛经》中切不可少此神秀一段,否则吾等于中徒失良益,岂不可惜。

    文章开头,余有论及玄觉与玄策一番剧谈,其中得法师谁一词记忆犹新。下文所论述的内容,即要再次证明从师印证在佛门中的重要性。《坛经自序品》云: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尤欠筛在。

    在此之前惠能已言偈于壁上,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然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故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22]五祖此举,可见其护徒之心颇切。然在五祖心中,已知惠能得法机缘已经成熟,只欠印证传法,故于次日即潜至碓坊。当五祖问及米熟也未时,惠能之答语亦可证明古来佛门中重师道、重传承的一面,与前文玄策与玄觉之剧谈暗合。如此中惠能之答语米熟久矣与玄觉之于《维摩经》,悟佛心宗在悟法上颇同,须要说明的是,米熟久矣乃是隐语,意谓于法上有得。然玄觉虽于《维摩经》,悟佛心宗,但其未得从师印证,以未有证明者,故玄策引出经文以说其一同前往能处印证。惠能不然,惠能虽于法上有悟,然亦弗彻,尤须从师印证,故言尤欠筛在。筛与师偕音,在此意谓尤欠师之印证。上来诸文,一以贯之,总不离师道、传承、印证等诸语,可见在中国古代佛门中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微妙并且神圣的。

    《坛经自序品》云: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知。

    由于惠能言尤欠筛在,故此段经文是紧承上文而来,见其师徒相契。前文提到祖三更唤秀入堂,此句也是三鼓入室,正与前文相对应,乃是祖施对单人之教,前文已分析此法之妙用,在此不多赘言。末后一句经文也是说明五祖护徒心切,其方亦周,前面多已分析。下面再引出五祖传法与付嘱的一段经文,来作本篇之结。《坛经自序品》云: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此段经文之前,实有一大段吾未录出,其大意乃是五祖与惠能印契之语,其义理非余凡俗所能尽析,故吾未之录。而此段乃是传法与付嘱之语,尤是付嘱之语,吾须略析之。当知法性周流,充斥世间,何能断绝之?余谓此正合古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法不自弘,须仗人弘,后文提到祖云:以后佛法,由汝大行矣,可资一证。然既是人弘,必讲究得法,后乃弘法。否则,以何弘之?只是得法不易,须要从师印证传付方得,否则又恐沦为天然外道了,前文已论证之。然则,吾揣祖语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者,其意乃是令此师资相摄相承无断绝耳!经文可证。《坛经自序品》云: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吾析:法则如是,然须传付。故传付之道实得法之基也。古来诸祖少谈此理,自是师道严谨,人皆晓之,故不多谈。然今也师道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坛经》师资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