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启示的自我教育
著陌生人一书中的男主角,混混沌沌过了一辈子,到后来连自己也是自己的陌生人了。这确是现代人的苦闷。教育要发挥力量,就在沟通群已,协和内外,培养完整的人格,不使有人格分裂的现象发生。王阳明说: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这些话,也是自我教育者所应深切反省的。
再言智慧实践智慧的启发与增进,是教育的主体,然各人智慧的发展,有高低不同的层次,有多种不同的性向。大体别之:有一般人的智慧与天才型的智慧。一般人的智慧乃分散表现于生活的各方面,此如优越的记忆力、知觉力、思考力,此种各种能力,恒随境遇而转变,未能集中于某一特殊的对象上。此种智慧之表现与实践,常依各人之气质及外在条件之限度。天才型之智慧,则能专注某一特殊的对象上,对其他方面之知识皆废弃不用。例如一数学天才者,他只专注数学方面,至其人事社会的常识,则表现得非常幼稚。凡此两种智慧之实践,仍须以自我作主。其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总在于自己的诚意。诚意充足,自己的整个生命,向上跃升,一切都是真实存在,到时便觉得我与天地同体。诚意不足的人,自身为习气所束缚,生活空虚,生命凋萎,觉得自己的智慧在逐渐衰退。故智慧的实践,不能没有自己诚意的支持,此即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之谓也。
我将六祖坛经所启示的自性,用来解说自我教育的取向,似乎太单纯、太表面化了,恐怕尚未能尽量表达出其中的奥义。今日,我们生存于骚动的世界中,一切都在变动,教育也在不断演变。然世界虽在骚动,人心虽在旁徨,我们不只不能失掉自性,而且更要去充实它、提升它,让你的生命发射无限的光辉。
摘自《海潮音》第67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