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坛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

    相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

    是左。

    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

    恼碎。(第36则)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

    心。《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常直心是净

    土。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名一行

    三昧。(第14则)

    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

    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第53则)

    内见佛性,外行恭敬。若轻一切人,吾我不断,

    即自无功德。(第34则)

    综上所述,凝聚着禅佛教甚深三昧的《坛经》,在本心观、迷悟观、禅修观、处世观等层面,都有着深刻而精警的开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极具现代意味的启迪思想。认真地汲娶消化其思想精华,对于获得内心的和谐与营造人际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坛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