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十六讲
的那句话我真的想得头都想痛了,那句话。《地藏经》里面是什么话让我那么难以理解?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这句话没有啊!这句话真的是让人想不通了,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佛菩萨用这么严厉的话,把阎浮提众生全部否定了?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换句话说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造罪,造什么罪啊!我举一个例子尤其这段时间,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很贴切,有一天我在医院门口去看望一个病人吧,我刚刚要准备走进去的时候,突然听到那个拉垃圾的车从医院门口经过,咣咣咣的使劲按了几下喇叭,我当时就有一个体会,这就是罪,这个动作就让我依此类推,依此类推啊!从这一点就看清楚很多很多问题了,怎么叫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呢?这一点就证明了,你说他拉垃圾有没有功德啊?有。你说他利益大家给大家带来很多方便有没有功德?有。可是他咣咣咣的几下喇叭,有心脏病的人当场就活活吓死了。还有身体衰竭的人,身体功能五脏六腑衰竭的人,很多老人,很多身体不好的人,在家里养病的人,被他这几下当时就活不了。那活不了,你就夺人家性命了,夺人家性命了你是什么?你是杀人犯啊!那么你那点功德还能够抵消那点罪过吗?抵消不了。所以将功补过都补不了的话,那一天到晚在干什么?就是在造罪。那么依此类推,当很多时候很多时候一些恶劣的习惯养成了以后,他无意当中都在伤害人。他不是有意的,那么他无意当中伤害人,就是地藏菩萨说这句话。举心动念,因为他举心动念已经成习惯了,已经成习惯了,太难改太难改了的习惯,那个习惯伤害人至深至深,可是他自己没有感觉,没有感觉到他这个习惯非常的伤害人,你看这个功过怎么来区分呢?所以盖覆真如,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什么叫真如?真如就是功德,真如就是福报,真如就是让自己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这样的资粮就叫真如,如果空洞的去谈资量,很空洞那有真如,所以,但妄想,起心着境,哎!六祖大师太伟大了,刚刚把世间这样的烦恼帮我们剔出来,接下来就说起心着境也是妄念,执着清静也是妄念。什么叫起心着境也是妄念呢?我遇到这么一个情况,有一次有这么一个人他来捐功德,师父我捐一千块钱,然后就捐功德了,师父我不要名字,我不写名字,功德就是功德嘛那里要名字,那我说收据肯定是要开的,不开收据的话不符合财务手续了,那么我就那开个无名氏吧,无名氏没有名字,就开来个无名氏。后来就刻碑了,就把这个字刻在碑上面,哎!有一天挺好玩的,他陪他的亲戚朋友到庙里面来,来参观了,哎?你看这个是功德碑,这个无名氏就是我嘛。挺有意思的,他去给人家介绍这个无名氏就是我,你说这个是叫无名氏还是有名氏啊?(众笑)起心着念,起心着境,看上去是清静了,清静没有呢?他把清静的概念他又给粘住了,所以烦恼的念头固然不对,清静的念头老是挂在那里也是不对。当然我们得一步一步的来,当我们的这个水平层次连清静的念头都做不到,连烦恼的念头都还难于驾驭的时候,你就还是象爬台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你不要好大喜功,我们有一个人好玩,他来听我讲经,听完以后他说,听完师父讲经回去以后,生活当中要会和颜爱语,要会关心人,要会体贴人讲话做事都会讲,好了,有一天闹笑话了,他在干什么工作的,他踩那个三轮车,电动三轮后来就开出租了,有一天一个老人坐他的车,本来就是老人坐他的车,老年人坐车干什么呢?麻烦你送我去那个火葬场,就是送一个亲戚朋友,她的一个亲戚去世了,我去看望一下最后告别了,就坐他的车,他送那个老人去了。到了火葬场下车了,哎!老人家你还回不回去啊?那个老人一下子你才不回去,(众笑)你说这叫什么话,本来她就是老年人,你把她送到火葬场你问她回不回去?她肯定冒火了。所以这个职业习惯,有时候学佛法要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