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十讲
《六祖坛经》第十讲
我们现在开始讲《六祖坛经》第二品,功德净土第二。这一品从经文上看,着重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讲什么是功德。第二个问题,讲修净土法门的净土在哪里。第三个问题,讲修行不在出家或不出家。我们现在顺着经文讲。经文,次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经文和前一品经文连接,发生的事情是相衔接的。韶州刺史韦璩和其他官僚士庶听六祖大师讲经,第一天讲的内容和第二天讲的内容前后连贯。所以,这个地方讲次日,又请六祖大师讲经,先设斋,设斋就是供养三宝。斋饭吃完以后,就请六祖大师升座讲经。韦刺史和听经的众人向六祖大师顶礼以后,提出问题。弟子是韦刺史自称。和尚这两个字,我们不知道讲多少遍了,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应该知道。和尚是佛门里面最尊贵的称呼,是从印度语翻译成中国话的音译,它的意思是大力量众生,就是具备大力量的人。什么大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力量?他有非常雄伟、非常宏大的这种力量,这个力量包括智慧、福德、人品、修为等等,是顶天立地的力量。具备这个力量能够震撼天,能够挑起众生慧命担子的人,称为和尚。所以这是一个极其尊贵的称呼。弟子闻和尚说法,实实在在不可思议;现在有一点疑问,请和尚发慈悲心给我解说一下。六祖大师说:有问题就问。韦刺史接来提的是什么问题呢?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祖师宗旨乎?你老人家说的佛法,应该就是从达摩祖师一脉相承的这个佛法!六祖大师回答:是。公曰,韦刺史又问。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这一段话是个千古公案,是个极有份量的话题,是一个很多人甚至不敢面对的话题。这个话题真的不好面对。韦刺史问的是什么问题?是当年达摩祖师到中国见梁武帝的一番对话。达摩祖师是禅宗西天二十八祖,他到中国来,又是中国的初祖。他听说梁武帝是一个虔诚信仰佛法的皇帝梁武帝萧衍,当皇帝当了四十来年,一辈子信仰佛法,应该是很虔诚,虔诚得出名了达摩祖师就慕名前往,要跟这位虔诚的帝王见见面,这一见面就留下千古公案了。梁武帝向达摩祖师提了一个问题,说:我这一辈子虔诚信仰佛法,我下了很多命令,修了很多寺院,有多大的功德呢?又修寺院,又布施钱财,又设斋,有多大的功德呢?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关于这个问题,韦刺史不懂,请问六祖大师。这个问题,大家读坛经的时候,有用心想过一下没有?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看。梁武帝是皇帝,皇帝是什么身份呢?是君无戏言的身份。换句话说,皇帝是极其尊贵的身份,不轻易开口,开口就有份量。他问达摩祖师的话有没有份量呢?实在很跌份、很掉价,跟他的身份太不相称。我们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方面来看。世间法一个身份很高、很有修养、极有涵养的人,用得着问别人我有没有功德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事情,自己是非常清楚的。有份量的人用不着别人来向我说一句表杨的话,我才踏实。所以从世间法看,皇帝讲这样的话,就已经很掉价了。这就是逼着人家表杨我。比如表演一个节目,逼着人家问你说我这个节目好不好看呢?人家只有硬着头皮说好看。我写个毛笔字,拿到人家面前问你说我这个书法好不好,人家只有说好。这个问话就很跌份。其次,佛法说的功德,不是挂在嘴皮上的。这里两个人的身份,一个是世间上最高的身份帝王,一个是出世间最高的身份一代祖师,两个人见面。比如世间上两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会见谈话,会不会谈废话?会不会说掉价的话?不会的。我们从这个角度一看,马上你就心领神会了。梁武帝问这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