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八讲
就像演员那样,要先酝酿的。哦,我伤心了,不伤心装伤心埃善知识不用这样。善知识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吃喝拉撒都是智慧的流露,都是福报的流露,这就是善知识啊!亲近善知识,怎么亲近呢?如果你是有心人,你是有相当悟性的人,你就不用以一个很死板的模式怎样怎样去亲近善知识。你要真是悟性很高,你哪怕只跟善知识在一起呆一小段时间,然后你回味:看他吃饭是怎么吃的?他睡觉是怎么睡的?走路怎么走的?怎么为人处世的?同样一椿事情,他怎么处理,不是善知识的人又怎么处理。这不就对照出来了吗!如果你很死板地说:我来请教善知识。像个机器人一样,师父,我请问一个问题。然后师父说好,我给你说,这就像两个机器人嘛。亲近是要非常水乳交融的一种感觉。我的老师法因老法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不管是他的学生,他的皈依弟子,很多海内外仰慕他老人家名的人都来亲近他。但是也有的整天在他面前晃,没有感觉他老人家怎么的,等到老法师圆寂了,嚎啕大哭:哎呀,老法师走了,我们再也亲近不了啦。那你早干什么去了?所以老法师圆寂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简直就感到生命的支柱都跨了一样!为什么呢?这就是大善知识的力量!哪怕没有在他老人家身边,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但是想到他老人家一言一行,给我们的启示,就有一种非常充实的智慧动力在激励我们。有这样的力量,而且这样的力量也只有善知识身上才有。国王身上没有,总统身上没有,追名逐利,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身上都不会有。善知识身上会有,而善知识又不会自己说:我就是善知识,你来亲近我。凡是说自己是善知识的人肯定不是善知识,因为他连起码的修养都不具备,自吹自擂!连那个稍微有点品行的小学三好学生都不如,三好学生还会涵养自己,会谦让,不会自己吹自己。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这些一切经典,都是在人心当中本来具备的,为什么我们打不开呢?需要善知识来开锁。我每每看到这种现象:这部经也读了,那部经也读了,读完了呢,就拿着这个东西去逞能,这就很滑稽了。有什么好逞能的?憨山大师的著作你读了,读了又怎么样?读了那是憨山大师的。莲池大师的著作你读了,又怎么样呢?那是莲池大师的。窥基大师的也读了,玄奘大师的也读了,印光大师的也读了,弘一大师的也读了。你读了这么多,你呢?禅宗有一个典故,就对这个问题下了一个注解。一个老和尚,从庙里走过来,从一个和尚的寝室面前经过,听到里面在诵经。老和尚就拿起这个手棍敲一下窗户,诵什么经哪?里面的那个和尚说:《金刚经》,阿弥陀佛。他答应师父。老和尚说我没问《金刚经》,我问你诵什么经?这个和尚想:老和尚耳朵背埃是不是老和尚耳朵背?老和尚耳朵一点儿也不背!禅宗里面祖师大德的话,他可不是耳朵背;不是他的耳朵背,是你的心背,你迷了。诵什么经呢,诵金刚经;我没有问《金刚经》,我问你诵什么经!?按平常人的理解,这肯定是脑子有问题了,是不是?金刚经是金刚经,你是你,你诵金刚经。对,你现在在诵经吗?金刚经里的智慧,是不是变成我们每天吃的饭,摄受的营养到我们身体的内部,进入我的血脉,进入我的五脏六腑,进入我们的四肢百脉,和我成为一体。如果你达到这个境界,你诵金刚经就对你产生作用了。诵完金刚经,金刚经在哪儿?金刚经在桌子上。你在哪儿?我在这。那你跟金刚经不是分割了吗?经是经,你是你。所以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学佛四年,佛变成云烟!这是祖师大德很形象的比喻。学佛久了反而退步了。学佛第一年的时候:阿弥陀佛,师父啊,我要马上成佛,马上忘掉烦恼,马上怎么样我都义无反顾,比佛还佛了,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佛在哪里啊?佛在大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