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五讲
好得不得了的地方,经济发达,方方面面都好,又沿海,又沿边,多好!那个时候不同啊,那个时候是很糟糕的地方。我生在边方,说话的口音也不怎么正,跟那个时候所谓的官腔、京腔都一点不吻合,得到老师的厚爱,并且传法,非常不容易,现在开悟了,应该自性自度了。五祖大师说:如是,如是。好,懂了就好。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我们读坛经,多次从五祖大师、六祖大师的嘴里说出这个法难,法难!每读到这个地方是很不好受的。他为什么要几次三番的提到这个词语,这个很有深意。佛法凭什么要有灾难?!今后佛法就在你的肩膀上弘扬起来了,你去三年以后我才逝世,你赶快向南方走,来不及说这么多话了,佛法的灾难,佛法、佛门内部的一些洋相就要开始起来了,要出洋相了。这是五祖大师临别的告诫。惠能大师听完这些话以后,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惠能大师给五祖顶礼,告辞就走了,往南边走。两月中间,至大庚岭,大庚岭是一座山,在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找地图来看,大庚岭,很有名的,不有名也有名了,沾六祖的光,大庚岭这座山也有名了。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五祖大师回去以后,连续好几天都不上堂说法了。说到上堂说法,佛门里面打斋,就是到寺庙里面去供养大众,供养三宝。打斋这个词语说到这里又闹笑话,打斋就是请客,就是供众,就是自己掏钱出来,拿一定的物质,财物、食物等什么东西,拿来供养大众,跟十方众生结缘,这个叫打斋。是一个专用名词。我们个别居士可能不了解什么叫打斋,他把打饭叫做打斋。我就碰到过,师父,你打斋没有,最近没钱,没钱打斋。你叫我打斋,就是要我拿钱出来嘛!(众笑)各种斋名里面有一种斋叫上堂斋。为什么叫上堂斋呢?就是要请和尚上堂说法。凡是上堂斋,就是要请方丈和尚或者了不起的大法师上堂说法,这个叫上堂斋。数日不上堂,就是五祖大师连续好几天没有上法堂说法,其他人觉得奇怪,就跑到方丈室去问,怎么问呢?这些人还是挺会问的,和尚少病少恼否。师父你老人家生病了,身体欠安了?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病倒是没有,衣钵,佛法这个传承任务已经交待了,衣法已经往南了。大家一听,肯定很紧张埃问:谁人传授?谁得了衣钵。曰:能者得之。这个话一语双关啊能者得之。众乃知焉。大家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能者得之,能干的人得到啊,优秀的人也叫能者。惠能大师也是能者,一语双关。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这些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把这个衣钵抢回来!所以大家一窝蜂的就追着往南边下来了。过去的官道、道路就那么几条路,说往南大概就只有几条路往南了,顺着就下来了。很有意思!滔滔天下众生,滔滔天下人,这么多人来学佛,这么多人来出家,来亲近五祖大师,是来求法吗?可能在这个地方就要打折扣了。出家,每个出家人在受戒的时候,戒师父都要问一句话:汝是丈夫否?都要求落地有声的回答:是丈夫。这是每一个出家的弟子在受比丘戒的时候,要问要答的。要叫你铿镪有力的当一个人天师表,所以要问这句话,必须要这样答。我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是吗?吕洞宾有这么一首诗,这时候我想起来了。独立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所以这些人都是丈夫啊,来夺衣钵来了!一僧,有一个僧人,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于能。这些来追他的人当中有一个僧人,俗姓陈,法名惠明。他没出家以前是四品将军,脾气比较粗糙,所以他身大力粗,跑得最快,三下五除二就把惠能大师给追上了。追上了惠能大师怎么做的呢。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把这个衣,就是袈裟,钵,就是出家人吃饭那个钵,放在那个石头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