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四讲
有大利益,按照这个偈讲的道理去修学佛法一定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叫学僧弟子过来在这里摆上香炉点香,是对这首偈颂的一种恭敬。佛法要从恭敬当中求,在什么地方恭敬呢?一点一滴。我们为什么学佛得不到利益呢?原因是自己给自己打折扣。自己的言行举止给自己求福报打了折扣,叫做原地踏步,甚至还倒退。谁造成的?自己给自己造成的。说到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我在灵岩山看到有净土十三祖这个画像,就是有一个画家,是江浙一带很有名的画家,这个画家可不是一般的画家,讲家庭底子,讲富贵底子,讲福报底子,讲社会地位都是很厉害的,他的简介灵岩山有,他恭恭敬敬画了净土宗十三代祖师的像,一幅一幅的挂在那里。我注意一个细节,他在落款的时候,每一位祖师这个像,都是盘腿坐在那个法座上面,从初祖慧远大师到十三祖印光大师,十三位祖师这个像,他每一幅像要落款,第几代祖师,下面要落谁画,谁沐手敬绘,沐手就是洗干净手,恭恭敬敬绘画的这个像,他在落他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的这个名字都落在祖师的那双鞋下面,就是画上的那个祖师,坐在法座上面,下面不是有一双出家人穿的那个僧鞋吗他画家的名字就落在那个僧鞋下面,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细节里面看出很多名堂。过去有一个书法家,非常有名,大家都求他的墨宝,求都求不到,想方设法去求,很难得到他一幅墨宝。后来有一天,他家旁边有一个人,就经常在那里随地大小便。随地大小便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这个书法家实在没办法就写了一张纸条贴在墙上不可随处小便贴在那个墙上。唉,这个字条过几天被人揭走了,因为这个书法家的字很值钱,难得,不可随处小便被人拿去以后一个字一个字拆下来,重新拼凑一下就变成小处不可随便!你们小处随便了吗?往往因为随便给自己造成业障。佛法讲随缘、随和,而随便就不行。所以佛法是恭恭敬敬求来的。我在三年前的时候遇到有一个人,一个居士好心好意的把他介绍来跟我认识,这个居士把他带进来,这事真是把那个居士都方得有点下不来台了。这个人横着迈着步子就进来了,咔嚓一下往那个凳子上一坐,然后他说:我们俩来切磋一下佛法。我就问他,我说你什么时候到庙里来的?他说来了一会儿了。我说你经过大雄宝殿了吗?经过了,我就是从那边走上来的。我说你礼佛了吗?礼佛,一切有相皆是虚妄,佛法平等,众生平等,哪里需要礼佛!我说那你先回家去,想清楚,学会礼佛以后再来向我请教!我就把他打发了。所以学佛法是这样学的。佛法从哪里来?从一个头一个头磕来的,一拜一拜拜来的。我们拜名、拜利、拜权、拜势、拜色、拜财,就是不拜佛,那你的脑筋真有问题!所以门人炷香礼敬,五祖大师这里讲这个话,做这个动作是有他深意的。尽诵此偈,即得见性。照这个偈颂把它烂熟于胸,自然会得到利益。门人诵偈,皆叹善哉!。这些其他学僧都说:好,真是了不起。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五祖大师把神秀法师叫到法堂中去问:这首偈是你作的吗?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神秀法师说:确实是弟子我作的,我作这首偈不敢妄求祖位,不是因为你老人家说写首偈颂出来要传第六祖这个位置,我不是冲这个来的,望你老人家慈悲,看看我有什么见地,哪地方不对,需要指正的。五祖大师说,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到门内。你作这个偈,到门外,还差一步,没到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是了不可得吗?五祖大师这话也有深意,我们不敢妄加揣度。五祖大师的意思,我们用心去领会就行了。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这段话五祖大师为什么对这首偈评价未见自性,原因在哪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四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