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二讲
和前后的后也不一样,你千万不要理解成皇后跑到后面去了,前后的后跑到宫里去了,所以这些都是问题。《坛经》这个坛有来历:六祖大师在这个坛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有这么一个来历。第一个说法,也就是历史记载,在刘宋时代,为什么叫刘宋呢?因为他是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时的那个宋。他为了区别后来那个宋朝的宋。一前一后都叫宋,为了区别,宋朝的那个宋是赵家的天下,姓赵,赵匡胤当皇帝,所以是赵家的天下,叫赵宋;宋、齐、梁、陈的宋是姓刘的天下,所以叫刘宋,这样就好区别了。刘宋时代有位高僧,这位高僧的名字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下,求那跋陀罗。这是一位印度来的高僧,这位高僧他来到中国弘扬佛法,他就在现在的光孝寺广州的光孝寺筑了一个坛,拿泥土筑了一个高高的平台,那个就叫坛。这个坛佛门也用,世间也用。帝王将相,那个皇帝要拜相,封大将军的时候,他也要举行仪式,他也要筑一个坛。就是一个平台,用泥土来修一个高高的平台。求那跋陀罗大师也筑了这么一个坛,就在这上面立了一个碑,这个碑上面就写了一段预言,就是求那跋陀罗大师亲口讲的一段话:以后有肉身菩萨来这个地方受戒。他做了这番预言,这是刘宋时期发生的一件事情。到了梁武帝时期,也就是说又过去一百来年了。梁武帝时期有一位高僧叫智药,智药三藏,三藏法师是对了不起的高僧的敬称,这位高僧很了不起,所以称他为三藏法师。三藏就是佛门讲的三藏:经、律、论,佛门里面的经典,一切一切经典浩如烟海,把他分成三大类,就是经藏、律藏、论藏。精通三藏这样的师父,这样的法师就称为三藏法师。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称为三藏法师的高僧很少,因为那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所以唐玄奘法师就是唐三藏,这是对他的一个敬称,相当于一个学位。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唐三藏不是人名。唐是唐朝,三藏法师是一个学位。这个地方讲一个笑话,大家把这个笑话记住了你就加深印象了:有一个酒鬼喝酒喝得很多,每天喝,他老婆就劝他少喝一点,伤身体。怎么劝都劝不住,后来有一天他又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就吐了,哇、哇、哇的吐,他老婆烦死了,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在他吐得死去活来,人已经不清醒的时候,他老婆就在他吐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脏东西里面,就找了一个猪肝放在里面。等他清醒过来时说:不得了啊,你把肝都吐出来了!这每个人啊,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你看你把肝都吐出来了,五脏少一脏了。这个酒鬼怎么说:不要紧,还有四脏,我胜过唐三藏!(众笑)世间上有很多人,他本来不懂佛门,但他硬充好汉!!梁武帝时期有一位高僧:智药法师,称他为智药三藏。这位智药法师也在当年求那跋陀罗法师修的那个坛旁边,竖的那个碑旁边栽了一棵菩提树,菩提树现在还在,就在那个菩提树下,他说了一段话,说什么话呢?一百七十年以后,有肉身菩萨在这棵树下说最上乘大法,度无量众生,是真正传佛心印的法主。说了这么一段话。后来果然准时,一百七十年以后,六祖大师来到这个坛,来到这个菩提树下,就名扬天下了,这就是这个坛的来历。我们要知道,坛经为什么称之为坛经,就是六祖大师在这个坛上面剃度、受戒、弘扬佛法而名扬天下,所以称之为《坛经》。这部《坛经》是六祖大师讲授、门人弟子记录留传后世的这么一部经典。这位记录的人我们也要顺便提一下,他叫法海禅师,是六祖大师的一个得意高徒。法海禅师历史上确有其人,成就很高的一位高僧。说到这里我们脑海里面就想起了一部《白蛇传》,可见这个它越俎代庖这个功能有多强啊!无中生有,是编的,杜撰的,可是他偏偏就编了一个法海和尚,所以人们也就记住了里面的法海和尚,而忘记了历史上了不得的高僧法海禅师。里的是假的,给记住了,历史上的高僧是真的,给忘记了,这个我们要搞清楚。《坛经》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