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一讲
,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该在什么时候说,由什么样的人来说,那都不能乱。尤其是一些非常非常厚重的、智慧的话,一定要会听,不在于会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你怎么会说都不一定说好,而会听这个人可是大智慧的人了,为什么呢?会听的人甚至可以把反话把贬义的话都听出对自己有所启示有所启迪。会听的人,哪怕别人说的是一句无心的话,并没有怎么深奥的东西在里面,可是他会听,他从里面听出一些很智慧的东西,然后对他自己有所帮助,这就好。所以我们了解一下那个时候的文化背景,六祖大师生活在那个年代。
第三个背景,就是佛教状况背景。
那个时候佛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国家社会、文化,当然了,我们这里把它划成三个角度来说,这三个角度不是割裂的,它互相交融在一起。国家社会肯定有文化,文化里面肯定有佛教,佛教离不开国家社会,不能割裂,割裂了就话都说不通了。佛教内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从两汉到唐朝,佛法经过了六七百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到唐朝的时候佛法已经从印度传入中国六七百年了。唐僧取经,那是唐朝。唐朝之前就已经取经,不少的高僧去印度取经了,不少的印度高僧也来中国传经送宝了。达摩祖师,梁朝时候的人,在唐朝之前,一二百年之前。传入中国六七百年以后,佛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是为了方便大家听懂,这也是事实。佛法在印度是印度的特色,在中国是中国的特色,这并不是什么时髦说法。简单的说,在印度讲印度话,在中国讲中国话这不是中国特色吗!印度塑佛像,他是按照印度人那个审美来塑造佛像的,中国人塑佛像按照中国人的美,最美最美、最高山仰止的相貌来塑造佛像,日本人塑佛像就是日本人心目中最伟大的相貌,这很正常。所以中国特色的佛教形成了,大量经典翻译出来了,很多宗派也建立起来了。我们可以举例,比方说我们现在很多居士大家都在修行的一个法门,叫净土法门净土宗,净土宗是东晋时期慧远大师创建的,庐山慧远大师,江西庐山,东晋到唐朝好几百年了。还有天台宗,天台宗就是法华宗,智者大师创建的,隋朝时期的智者大师创建的。还有许多其他宗派相继创建。禅宗,也是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以后逐渐创建的,只是说没有象唐朝时候规模那么大,但也有一定规模了。很多帝王都皈依佛门,很多帝王信仰佛法信仰得非常虔诚。最出名的梁武帝,唐太宗,包括那个隋炀帝杨广,杨广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他是个暴君,又说他是个画家,还说他是个文学家,他信仰佛教还信仰得蛮虔诚的,是个复杂型的人。很多帝王信仰佛法,帝王一信仰,王公大臣也跟着信仰,佛法是自己要信不信,而不在于别人信不信。所以帝王信也好、大臣信也好、社会名流信也好,谁信都没关系,我自己有没有认识到佛法?我们应该清楚的考虑这个问题。看上去一派繁荣的景象,看上去一派大家都信佛的景象。可是,问题最怕是可是,这个讲话讲到可是的时候,一般都是有问题的时候。可是呢,在这个繁荣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这个情况用什么话来总结呢?我们借用一句话,用玄奘大师的一句话来总结来概括。唐太宗有一天曾经问玄奘大师。我们再稍稍多说两句吧。玄奘大师我们以前讲经讲过,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他到印度取经回中国,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当众劝他还俗当官,给他高官,玄奘大师非常清醒,婉言谢绝了。这个唐太宗不是假劝而是真劝,不是假给官而是真给官。这个现象有意思吧。我们现在也试一试,你来试一试,你们谁来劝我回家当官吧,劝我也可以,也可以劝别人试试,千万不要一劝我就不见了?!因为玄奘大师有非常非常清醒的智慧,清醒的头脑,所以唐太宗愈加钦佩玄奘大师。他向玄奘大师请教说,当今这个僧界,僧界就是僧人界别,就是佛门里边这些出家人的状况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