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一讲
过这些朝代以后,再加上佛法传入了。佛法什么时候传入的呢?两汉之交,西汉末年东汉初期传入中国。佛法是外来文化,中国人不了解。讲外语,讲印度语。初传入的时候,肯定有互相摩擦,你不了解我,我不了解你。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和尚,和尚这个名词都是到后来才给定位的,翻译成和尚,有时候写和尚的尚是高尚的尚,有时候写上下的上,和上。但是最初翻译到中国来的时候,并不是翻成和尚,它是翻译这个读音,当初翻译过来的时候不是和尚,翻译成这个乌闍,为什么翻译成乌闍呢?因为它读音就是那个读音埃印度的翻译家,印度的高僧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汉字他了解得不多,他就找两个汉字来代替一下,翻译这个读音乌闍,中国人一看,乌闍,什么叫乌闍?莫名其妙,这就麻烦啦!看不懂,看不懂你就很难让人家接受埃诸如此类就太多啦!还有沙门,我们现在说沙门,都知道是出家人了。可是佛法刚刚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沙门不是翻译成沙门,那翻译得可吓人了。翻成什么呢?翻译成丧门,中国人一看,吓了一大跳。因为印度的高僧,他对中国的汉字,了解就这两个字,发音刚好合适,就拿来作译音,他可不知道中国人忌讳这两个字。中国人说丧门星,办丧事。沙门两个字是印度语的音译,意思是出家修行的人,心地清净的人,你翻译成丧门,中国人一看,我不要!(众笑)这些笑话很多很多。它有摩擦,有咨询,有讨论,乃至于有辩论,有争论,这很正常。最后互相沟通了,清楚了,哦,原来沙门是这么回事。中国人没接受之前,丧门是干什么的,做丧事的,我家没丧事。懂了,就接受了,慢慢的文化交流了。佛法来到中国,有这么一个传说,汉明帝,梦金人,求圣教,遣蔡愔,就是东汉的汉明帝,做了一个梦。说到这个汉明帝呀,我们这里简单地插一句,这是历史知识。我们讲汉明帝也好,汉哀帝也好,唐太宗也好,这个太宗、明帝这个字眼,是他死了以后,后人给他的一个封号,不是他活着时候的封号,更不可能唐太宗自己给人家

    说我就是唐太宗呢,这简直岂有此理。是他死了以后,根据他在世的时候他的功绩,他给国家,给社会,他的成就在哪方面,给他定一个位,叫太宗,或者叫明帝,或者叫哀帝。一般每个朝代到最后完蛋了,就叫哀帝了。很悲哀嘛,要下台了嘛,就叫哀帝了。(众笑)唐哀帝,唐朝到最后也是个哀帝啦。那个宋朝的宋神宗,为什么叫宋神宗呢?他神头神脑的,一天到晚神兮兮的,(众笑)这个定位就定得非常好。这就是死了以后给他的封号。那么汉明帝他做了一个梦,梦到金光灿烂,佛菩萨在他的大殿里面放光。他醒了以后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个梦是什么意思呢,他就问这些文武大臣。文武大臣就给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梦,西方有伟大的圣人,名字叫佛,非常伟大,他的教义对世间人的教化非常好,我们可以去把他们这种教育方式、这个道理请过来。汉明帝说好,就派了中郎将蔡愔,蔡愔这个人是个不大不小的一个官,就派他带着礼品、文件就去了,去了以后就把印度的高僧请到中国来了,有这么一个记载。当然了,在汉明帝之前,也有其他很多高僧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中国,之后更多高僧来了。白马驮经怎么来的呢?就这么来的。汉明帝梦金人,做这个梦以后,派蔡愔去请高僧过来,印度的高僧迦阇摩腾、竺法兰这两位高僧,带着大量的佛经,用白马驮着经典就来到了中国。来到中国以后,这个中国人呐,礼义之邦,很客气,招待在当时的外交部。古代的外交部它不叫外交部,叫鸿胪寺,鸿胪寺就是外交部。说到寺,寺就是官府机构。过去中国有九个寺,九卿嘛,就是九个部长,每个寺里面有个部长,那个寺是官府机构,衙门,那个官员就相当于现在的部长。比方说大理寺、光禄寺,一直到清朝还在用,大理寺正卿,那就是正部长,就是这意思。高僧来了,住在鸿胪寺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