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译文
,不见有心或无心。

    玄策禅师说:不见有有心或无心,那就是常在定中,还有甚么出定入定呢?如果有出入可说,那就不是大定了。

    智隍禅师无言以对。过了许久,智隍禅师问道:禅师是嗣承那一位祖师的法门呢?

    玄策禅师说:家师是曹溪六祖。

    智隍禅师说:六祖以甚么为禅定呢?

    玄策禅师说:家师所说的禅定,法身湛然常寂,性相体用一如。五阴缘起,其性本空;六尘境相,不是实有,心本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本无所住,远离住着禅的寂静;禅性本无生灭,远离生起禅定的念头。心好比虚空,又没有虚空量可得。

    智隍禅师听了这一番道理,就直接来拜谒六祖大师。六祖问他说:你从甚么地方来呢?

    智隍禅师于是把遇到玄策禅师的前缘述说一遍。六祖说:的确如玄策所说。只要你的心如虚空,不执着于空见;应用自在无碍,或动或静都不分别思量,忘却凡圣的差别,泯灭能所的对待,如此性相一如,自然无时不在定中。

    智隍言下大悟,二十年来的有所得心,完全无声无影。那天夜里,河北的官吏、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隍禅师今天得道了!

    后来智隍礼谢辞别六祖,又回到河北,广开法宴,教化僧俗四众弟子。有一个僧人请问六祖大师说:黄梅五祖的佛法意旨,到底是甚么人得着?

    六祖说:会佛法的人得着。

    僧又问:和尚可曾得到?

    六祖说:我不会佛法。

    有一天,六祖想要洗涤五祖所传授的法衣,却找不到好泉水,因此就到寺后五里远的地方,看到该处山林茂盛,瑞气盘旋,六祖于是振动锡杖卓立该地,泉水立即应手涌出,积聚成为一个水池,六祖于是跪下,在石上洗衣。忽然有一僧前来顶礼膜拜,说:我方辩,是西蜀地方的人。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希望能看到祖师传来的衣钵。

    六祖就把衣钵拿给他看,接着问说:上人精通甚么事业呢?

    方辩说:善于塑像。

    六祖正色说:你试着塑一尊像看看。

    方辩一时不知所措。过了几天,他塑成了一尊六祖的法像,大约有七寸高,维妙维肖。六祖笑着说:你只懂得塑像的性,不懂得佛性。六祖伸手为方辩摩顶,说:永远作为人天福田。

    有一个僧人举述卧轮禅师所作的一首偈:

    卧轮有一个伎俩,能断绝百般思想,

    对外境心不攀缘,菩提心日日增长。

    六祖听了,就对他说:这首偈语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心性,如果依照这首偈去修行,反而会受到束缚。

    因此,六祖为他说了一首偈语:

    惠能没有什么伎俩,不用断绝百般思想,

    对境时心不断生起,菩提心作么增长呢?

    第八顿渐品

    那个时候,六祖大师居住在曹溪的宝林寺,神秀大师居住在荆南的玉泉寺。当时两宗的弘化都很兴盛,人人都称南能北秀,所以就有了南顿北渐二宗的分别,而一般学者都不了解两宗的宗趣。

    六祖对大众说:佛法本来都是同一个宗旨,只是人有南北的分别;佛法本来也只有一种,只因众生的根机而有见性迟速的不同。甚么叫作顿或渐呢?佛法并没有所谓顿渐,而是因为人的根机有利钝,所以才有所谓顿渐。

    然而神秀大师的门徒常常讥笑南宗六祖:一个字也不认识,能有甚么可以取的长处呢?

    神秀大师听了这话以后就说:他已得无师自悟的佛智,深悟最上乘的佛法,我不如他。况且我的老师五祖亲自把衣法传授给他,难道是凭空传授的?我只恨自己不能远道前去亲近他,在这里枉受国家对我的恩宠,你们不要滞留在这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