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谛尚且不做,还有甚么阶级可落?
六祖非常器重他,于是命他作寺众的首座。
有一天,六祖对他说:你应当教化一方,勿使正法断绝。
行思既已承受了六祖的顿教正法,便回到吉州青原山,大弘正法,绍隆佛教。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人家的儿子。最初到嵩山参谒惠安国师,惠安大师遣他到曹溪参学。怀让到了曹溪,虔诚顶礼,六祖问他:你从甚么地方来?
怀让答:从嵩山来。
六祖问:甚么东西这样来呢?
怀让说:说是像一个甚么东西就不对了。
六祖说:还可以修证吗?
怀让说:修证不是没有,污染则不可得。
六祖说:就这个不污染,是诸佛所共护念。你既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印度般若多罗曾有预言:你门下将出生一匹马驹,纵横天下,人莫敢当。这预言,你要默记在心,不要太早说出来!
怀让当下豁然契会,于是就在六祖身边服侍十五年,日渐体达顿教玄妙意旨。后来前往南岳衡山,大阐禅宗顿教法门。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人家的儿子。自幼研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因为阅读《维摩经》,得以发明心地。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偶然相访,和他畅谈,玄觉所说都能契合诸祖的意旨。玄策问他:仁者是在那一位老师门下得法?
玄觉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从《维摩经》中悟得佛法相传以心印心的宗旨,只是还没有为我作证明的人。
玄策说:在威音王佛未出世以前,还可以说有无师自悟的人;在威音王佛出世以后,无师自悟的人,都是天然外道。
玄觉说:希望仁者能为我印证。
玄策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位六祖大师,各方前往参学者众,而且都是领受正法的人。如果你要去,我可以和你一同前往。
于是玄觉就和玄策一同前来参谒六祖。玄觉绕着六祖走了三圈,振锡杖,而后站立不动。
六祖说:出家人应该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从甚么地方来,为何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说:生死问题是人生的大事,因为生命无常,来去迅速。
六祖说:为甚么不去体会无生,来了悟生命来去本来就没有所谓迅速不迅速呢?
玄觉说:体认自性则自性本就无生无死,既无生死,则无迟速可言。
六祖说:诚然是这样!诚然是这样!
玄觉这时才具备威仪向大师顶礼拜谢,随即告辞。六祖说:就这样回去不是太快了吗?
玄觉说:本来就没有动,那有迟速可言?
六祖说:甚么人知道本来不动?
玄觉说:是仁者自心生起了分别。
六祖说:你已深悟得无生的意义了。
玄觉说:无生那里还有甚么意义在呢?
六祖说:如果没有意义,谁来分别呢?
玄觉说:分别本身也没有甚么意义。
六祖说:很好!请小住一晚吧!
当时的人就称玄觉为一宿觉。后来着有《证道歌》,流传于世。
智隍禅师,最初参礼五祖的时候,自称已经得到佛法真传,曾在庵中长习静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云游到河北朔方时,听到智隍禅师的声名,就到他所住的庵堂造访,问他说:你在这里作甚么呢?
智隍禅师说:入定。
玄策禅说: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呢?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
智隍禅师说:我正在入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