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山城堡战役——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


    为了保证山城堡决战的胜利,18日晚,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由陕北亲临环县河连湾,来到红军前敌总指挥部。19日,前敌总指挥部在山城堡召开作战会议,制定了战斗方案和兵力部署。

    根据山城堡一带的地形特点和敌人态势,红军的兵力部署为:以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及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三十军隐蔽埋伏于山城堡之东、南、北三面,待机出击;以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八十一师集结于洪德城、环县及其以西地区,担任策应各方和迟滞东北军的任务;以陕甘红军二十八军在红井子、大水坑一带钳制敌人左路部队的行动。

    11月20日,胡宗南第一军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和二三四旅一个团全部进入山城堡一带的红军埋伏圈。敌一个团占据山城堡以北和以东的山坡,一个团位于南面马掌子山之东南山脚,另一团占据西北方面的曹家阳台。

    11月21日下午2时,红军对包围圈中的胡宗南部七十八师发起全线进攻,并截断了其回逃甜水堡的后路。敌军发现被包围,便向曹家阳台一带高地集中,企图突围,但担任主攻任务的红一军团乘敌调整之机,迅即向马掌子山坡发起猛攻。轻重机枪声,军号声,冲锋喊杀声,震撼山谷,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敌军阵地,攻占了马掌子山高地。此时,防守曹家阳台之敌也在红军的进攻下阵地大乱,敌二三二旅旅长丁德隆见败局已定,便率部企图从断马腰岘攀山逃窜。红军以一部分兵力追击敌人,一部分兵力攻击敌哨马营一带的阵地,将敌赶进山城堡西北一条沟内,毙伤大半,其余的敌人全部当了俘虏。当日深夜,红军攻克山城堡,继续向逃敌展开追击战。在茫茫的黑夜中,只见双方的各种火力交织起来的火力网,映红了整个阵地。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奋勇冲杀,不怕流血牺牲,继续追歼残敌。这时,敌人为了打开一条逃命的退路,纷纷向红军发起反冲锋。红军战士猛烈穿插与敌展开短兵相接的战斗。红军战士勇敢顽强,与逃跑之敌混杂在一起,进行白刃搏斗,杀得敌人尸体狼籍,敌人失去指挥,乱作一团,狼狈逃窜。经一夜激战,红军全歼敌军,至22日上午9时,战斗胜利结束。此战歼敌胡宗南部第七十八师第二三二旅全部及二三四旅一个团。

    与此同时,红二十八军也在大水坑一线击溃了进攻盐池的胡宗南部队,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山城堡大战以红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连同何家堡战斗,萌城甜水堡战斗和陕甘红军第二十八军在大水坑、红井子一线作战在内,红军在山城堡地区歼敌万余人,给胡宗南以沉重的打击。

    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迫使了国民党停止了对陕甘宁根据的进攻。壮大了红军的声威,对实现中共中央“逼蒋抗日”与国内和平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战之后,红军三大主力以备姿态,在甘肃、陕西、宁夏三省边界的环县、曲子、定边、盐池之间休整,为执行新的战略任务作准备。

    四、山城堡战役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1936年11月21日至22日,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在甘肃环县以北地区山城堡地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反击国民党军队追击围攻的战役,即闻名史册的山城堡战役。此役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的反共嚣张气焰,稳定了西北的局势,促使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更加坚定了与中共联合抗日的决心,使他们与蒋介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了西安事变的爆发,成为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线。

    山城堡战役发生在历史转折关头,纵观山城堡战役前的形势和国共两党关系发生的变化,有着以下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第一,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加强了全军的团结,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了雄厚的实力基础。正如当时党中央指出的:“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陇东老区红军史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目录 > 第十章 山城堡战役——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