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山城堡战役——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
占领同心城后更加骄纵,认为红军已不堪一击,已向盐池方面溃退。因此竞以其所率的第一军孤军深入,急速向惠安堡、盐池方向前进。

    胡宗南部的急躁冒进,为红军的歼灭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1月16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坚决消灭侵略苏区之胡宗南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胡宗南孤军深入,长驱直进,侵略苏区,反对红军抗日救国,我一、二、四方面军有全力消灭该敌之任务。各级军事政治首长立即进行迅速坚决的动员,使每个指战员明白此战关系之大,我军胜利根据之多,敌人弱点之存在,号召红色军人一致努力,一举消灭胡宗南几个团,开展抗日救亡的新局面。我军粮食困难,用一切方法克服之,保障战役的成功”。①

    中央军委鉴于张国焘屡屡干扰战场指挥,阻扰歼敌计划的贯彻,致使出现前线指挥不统一。部队行动不协调,影响了红军战斗力的发挥等情况,下令将张国焘调离前线,到后方陕北,并明确指示一、二、四方面军:“一切具体部署及作战行动,各兵团首长绝对服从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同志的命令,军委及总部不直接指挥各兵团,以便适合情况,不影响时机,战胜敌人”。当张国焘离开陇东前线到陕北后,毛泽东还致电彭德怀:“前线部队统交你指挥,当可放手去做”,②为了加强前敌总指挥部的领导力量,中央军委还任命任弼时为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与彭德怀、刘伯承一起统一指挥红一、二、四方面军的联合作战。

    11月中旬,敌三十七军西渡黄河追击西路军;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因同红军有统战关系,进展缓慢;敌第三军进至同心城后也停止了进攻。唯有胡宗南率第一军四个师为解决给养,分三路进攻豫旺。根据此情况,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准备在豫旺、环县一带歼灭胡宗南第一军一部,粉碎敌对陕甘宁苏区的进攻。11月16日,红军主力进至甘肃环县山城堡以西萌城、甜水堡地区设伏。17日,敌胡宗南第一师进入红军伏击圈。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军立即予以反击和追击,在红军的猛烈打击下,敌第二师被击溃,狼狈逃窜。红军追击十余里,击毙敌团长一名,毙伤600余人。俘敌一部,缴获步枪百余支,击落敌机一架。在这次战斗中,红军第九十三师师长柴洪儒,第十师政治部主任彭瑞珍牺牲。

    胡宗南在萌城、甜水堡地区遭到红军伏击后,并不引起警惕;反而兵分两路,继续猖狂追击红军。在占领惠安堡后,以两个师向定边、盐池一线推进,以七十八师占领甜水堡后南下,妄图南北夹击,逼迫红军与其决战。11月17日,敌先头部队到达山城堡地区。

    山城堡位于环县以北洪德城和甜水堡中间地带,距甜水堡约六七十里,两地之间塬高沟深。吃水十分困难。“胡宗南部当日离开甜水堡后,即无处找到饮水,非到山城堡不可”。①而山城堡一带川原交汇,沟壑纵横,周围土寨很多,地形复杂,便于大部队设伏,是一个理想的歼敌战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决定在山城堡地区歼灭胡宗南一部,以粉碎蒋介石对陕甘宁苏区的进攻。

    11月18日,毛泽东、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朱德、贺龙联合签发了“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动员令”。决战动员令指出:“从明日起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各首长务须以最坚决的决心,最负责的忠诚与最吃苦耐劳的意志去执行。而且要谆谆告诉下级首长转告于全体战斗员,每人都照着你们的决心,忠诚与意志,服从命令,英勇作战,克服任何困难,并准备连续战斗,因为当前的这个战争,关系于苏维埃,关系于中国,都是非常之大的,而敌人的弱点,我们的优点又都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不怕疲劳,要勇敢冲锋,多捉俘虏,多缴枪炮,粉碎这一进攻,开展新的局面,以作三个方面军会合于西北苏区的第一个赠献给胜利的全苏区的人民的礼物。”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陇东老区红军史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目录 > 第十章 山城堡战役——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