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六章 医生与病人
的是一种“品质转变”术。此时疯癫的本质被视为自然本性和疾病。在后一类病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话语艺术,真理重建术。此时,疯癫的含义就是非理性。

    在以后的岁月里,当作为古典时期的标志的这种非理性体验的统一体瓦解时,当疯癫被完全限定在一种道德直觉领域中,因而仅仅是一种疾病时,我们在上面所做的区分便具有了另一种意义;原来属于疾病的东西被归于机体,而原来属于非理性,属于超越其话语的东西则划归给心理。正是在这种时候,心理学诞生了。这门学科不是揭示疯癫的真理,而是作为一个象征,表示疯癫此时脱离了它的非理性真理,从此它仅仅是一种现象,无足轻重地漂浮在自然本性的模糊表层上。疯癫变成一个谜,除了受到解析外,没有任何真理价值。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公正地对待弗洛伊德的原因。弗洛伊德的《五个病史》与雅内(Janet)的《心理治疗》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发现上的粗细之分,而且还在于弗洛伊德那里有一种十分强烈的回归。雅内列出了进行分类的因素,画出了一个分类表,归并了不少东西,或许还侵占了其它领域。弗洛伊德则回到疯癫的语言层面,重建了因实证主义的压制而沉寂的一种体验的一个基本因素。他没有对疯癫的心理疗法做任何重大补充。他在医学思想中恢复了与非理性对话的可能性。最具有quot;。心理学性质quot;的疗法如此之快就遇到了它的反题以及对其结构的确认,对此我们无须惊讶。因为精神分析涉及的并不是心理学,而是一种非理性体验,这种非理性体验恰恰是在现代世界中心理学的意义一直加以掩盖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疯癫与文明简介 >疯癫与文明目录 > 第六章 医生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