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親人之淚】
被禁制了,

    連逃亦不曉得逃。業與身孰親?他們是不親其身。他們一種是做了官,即亡命亦

    必要是政治的亡命,可是偏偏這回政治的亡命最不好辦,租界沒有了,歐美亦不

    能去,日本亦不能保護,如此就只可斷念。其實雖如陳公博,要逃亦不是逃不脫

    ,只要他當自己原來就是個市井負販之人,如蘇軾南貶,說譬如自己原是惠州秀

    才,何處不可安身。又一種是自己亦以為犯了罪,冤愆纏身,像拖了腳鍊不能逃

    走。但罪福皆不過是業,業是身外之物,並非不可以當下解脫。他們且又懾於勝

    利的威力,以種種感情與推理,使自己不走,如云,我亦本來為國家,如今抗戰

    勝利了,我亦初願已達,凡我所做的皆有事實可以辯解,照理重慶的人回來了應

    當寬大,若必定要嚴辦,那就不止我一個,總之憂慮不得這許多云云。他們如此

    自欺,以致喪生,臨著大事,是凡感情與理論應該當下除斷。

    他們真是死得好苦,惟有墳頭上親人之淚,西風斜陽郊原,纔又見人世的真

    實。而我亦這纔懂得了喪禮。先王以孝治天下,孝是親之始,而禮則喪禮為大,

    喪禮是親親的人世的最後取証,罪福是非一齊除斷,連宗教都不要。

    佛經裡說的無明,真亦使人要悲哀涕泣,無明只是不能格物。日本人於中國

    事情,及美國的生產力與武器數字,皆明明知道,但是他們仍這樣的不現實,知

    識徒然更多了一重阻隔。原來是不能以致知去格物,卻要先格物而後能致知,否

    則知識反會是業。西洋的認識論到底不能直見性命,印度則有成唯識論,知識是

    還要經過成,可是亦不及格物致知來得好。

    麥克阿瑟元帥佔領日本,說「我若願意,可以殺絕日本人」。蒙哥馬利元帥

    佔領柏林,下令聯軍在街上雖見德國人微笑,亦應鐵面如故。這卻使我想起在南

    京時一次去日本憲兵隊訪河邊課長,憲兵因知他們的課長與我是契友,不領我到

    外人候客室,卻叫我到他們自己人的休息室等候,那裡的牆壁上貼有這樣的訓令

    、「對支那人無友情」,及見了河邊,我連不忍問他。但今日本已敗,戰勝者的

    傲慢使空氣裡都發出驚駭的音響。他們像舊約裡的耶和華是個大威嚇。耶和華一

    次又一次的以洪水,以火與劍毀滅人類,是因為他於歷史無親。

    一部舊約,正是對西洋人所作所為的諷刺,連不好笑。他們的物是耶和華創

    造的,但佛經裡說的,所造的東西必定無常,他像小孩玩積木,到底不是真的建

    築物,必定又統統推倒重來過,再沒有比這個更無親無敬的了。

    凡被毀滅的東西,皆其存在原來是可疑的,凡喪亂破敗時的惡形惡狀,皆其

    尚在最好的日子已是帶疾的。我如此重新思省西洋,思省日本,思省中國文明。

    這裡我且想起了警世通言,有一篇拗相公,是說的王安石,王安石免官回金陵,

    病重時其妻吳國夫人問後事,他惟言多做佛事,故人葉濤來問疾,他以身為戒,

    勸以少做文章,葉濤既去,他忽記起路中所見壁上的詩句、「竟無好語貽吳國,

    尚有浮辭誑葉濤。」不覺長嘆一聲,掩面而歿。王安石博識強記,法理嚴明,於

    學求其必達,於事求其必成,到頭卻只是一個大誑。沈啟無的風度端凝,南京政

    府諸眾的哀樂營謀,日本軍的敗戰,及至聯合國軍的勝利,皆到頭只是一個大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今生今世简介 >今生今世目录 > 【親人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