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四01自行车1969.2
两辆或三辆煤车、接人的和被接的远远地从天边走了过来──可见我们的童年是多么地寂寞啊。刚开始是两三个黑点,渐渐越来越大。终于,他们到达了我们村头。本来这些接者和被接者应该十分疲劳,但是当他们回到村头和熟悉的乡亲面前,倒是一下显得更加精神焕发。拉着重载的煤车,做出让人不好接近的模样──个个黑着脸不说话,旁若无人地从众人脸前穿过。这时众人小声议论:

    「这次他们接车,比路之信他们那次要早回来半个时辰呢。」

    「这几车煤也比上次好。」

    「碳多。」

    「看,乌亮乌亮的。」

    「装得比上次满。」

    「刘黑亭会装煤。」

    ……

    但刘黑亭们仍不与围观的人搭话,头也不回地就把煤车拉到了自己的场院。这时我们又悄悄地跟到了他们的家中,人一下就站了他们一场院。这个时候我们决不再谈今天晚上接着再干什么,刚才的游戏还玩不玩了──谁要再提这些,所有的小公鸡都感到是一种耻辱。今天晚上是一个拉煤和接人的晚上。故事只能有一个中心。我们这时宁可把自己忘掉,来当一个成年人故事的探头探脑的听众──我们光着脊背的精瘦的小身子,我们满地里野跑地脚丫子,这个时候都胆怯地自我收缩。往往这个时候,村里德高望重的生产队长刘贺江聋舅舅已经来到了。他踱着方步来到院子。他是村里唯一一个有资格来盘问这场拉煤接车游戏的人。他是村里唯一一个可以来分享这场游戏乐趣和快乐的特权阶层。接车的和被接的本来都还黑着表情在瓦盆里洗着自己的头脸,这时都从瓦盆上仰起头,笑吟吟地与刘贺江聋舅舅搭话。更有甚者,他们为了突出刘贺江聋舅舅的到来,已经开始拿我们这些孩子剎气了──用贬低我们来证明刘贺江的重要。──一个接车者或是拉煤者会向我们这些围得水泄不通的1969年的小流氓叱呵道:

    「大人在这里说话,大人在这里说煤车,大人在这里说接人,有什么好听的?」

    「每次都是一群孩子,弄得一院子腥气,还不快滚!」

    但是我们不滚,好不容易才盼到这样一个夜晚,你让我们滚到哪里去呢?我们只是向后又退了一步,人圈子又往外撤了撤──以给故事的主角腾出更大的表演场地,接着又臊眉耷眼地不动了。当然这个时候故事的主角也是需要观众的时候,他们也并不是真要把我们赶走。双方都心照不宣。刘贺江聋舅舅这时已经很快进入了角色,为了显示他的大度,竟视而不见地对我们摆了摆手──这摆手的本身也从客观上制止了别人对我们的继续叱呵的轰赶,于是大家开始把精力集中到拉煤和接车的成年游戏上。刘贺江舅舅问:「还是在三矿拉的吗?」

    谈话一开始就出现了成年人的口吻──「三矿」,什么三矿?哪个第三,全称是什么?──一个简称和省略,马上就缩短了我们和「三矿」的距离──游戏的开头就不凡。刘贺江聋舅舅,我们崇拜你。于是我们在以后的捉迷藏游戏中,也开始时兴这种省略的句式。

    「是在场子藏吗?」

    而不说是「打麦场」或是「打谷场」。

    「是在碾子哪吗?」

    而不是说是石磨或是米碾。

    接车的或是拉煤的,当然这个时候主要是拉煤的──有时也有个别接车者要提前插嘴,但是马上就被刘贺江聋舅舅的手势给压了回去──你接人是在半路,怎么能提前插嘴呢?故事的叙述不就乱套了吗?──于是主要是拉煤的马上回答:

    「聋叔,还是在三矿。」

    刘贺江聋舅舅在架子车上磕着自己的烟袋:

    「过磅还是矿上的老马吗?」

    被接的搭着接人的:「还是那个老马。」

    又有人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故乡面和花朵简介 >故乡面和花朵目录 > 卷四01自行车1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