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领航梦想
的拥趸,有如此口碑的教学能力,有如此规模的事业,怎么能算?这是相当事业有成的典范啊。
成东青微微一笑,继续侃侃而谈:“对,我现在的确是个校长。可我的学生们,坐在废弃工厂改建的教室里上课,摄氏40度,连一台风扇都没有。没有食堂,没有操场,没有图书馆,连北京最普通的小学都比不上。难道我还不是全世界校长中最loser的?”
王阳讶异地看了孟晓骏一眼,眼神里充满询问,这不可能是孟晓骏写出来的稿子。孟晓骏的演讲方式和这种平实的吐槽风格差别甚大,孟晓骏点了点头,肯定了王阳的猜测。
“在大学里,我就是个loser,孟晓骏老师和王阳老师,就像是哈雷彗星的星核,而我像哈雷彗星的尾巴一路跟随他们。接下来,我还当过失败的老师和被留下的男友。同学们,人是平等的,但人生是不平等的。”成东青的吐槽远没有结束,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东青其实一直忍受着失败,以及失败所带来的自卑,而这一切,或者孟晓骏和王阳都不能完全体会。成东青看向孟晓骏,眼神里带着一丝悲哀和坦诚,对不起,我要让你失望了。成东青的眼神这样告诉孟晓骏。
“我从来就没有什么dream,我也不知道什么是dream,我只知道什么是failure。”成东青转身在黑板上写下“failure”大字,孟晓骏的演讲稿,他实在不会。不过,这个他可以讲得很好。孟晓骏时至今日才感受到成东青的心情,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他和王阳,其实都没有资格做成东青的好友,他们都不了解成东青内心的那些痛苦,也没有真正关心过他。
“别的我讲不好,讲到failure我草稿都不用打。同学们,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容易失败的,因为你们面临全世界最残酷的考试。教育部公布的1993年升学率,初中升高中是44.1%,就是说有近600万人失败了;高考升学率是39.9%,140万人失败了;来‘新梦想’参加托福和GRE考试的,我算过比例,平均四个学生中只有一个能拿到美国奖学金出去,又有3万多人失败了。”
触及人内心的演讲,往往能使人潸然泪下,成东青的failure触痛了在座学生最敏感的神经,无不动容。
成东青又在黑板上写下“despairing”的大字:“failure无处不在,人生如此despairing这就是现实,那我们该怎么办?”成东青说着,又看了一眼孟晓骏。这个人,一直是成东青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他奋斗的引航灯,“掉进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成东青在引用孟晓骏说过的话。
“你只有游,不停地向前游,成功是明天才会发生的事,那么失败也是。那些从一开始就选择放弃的人,不会失败,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真正可怕。”
成东青在黑板上写了最后一句话:“Seek tory in failure”,“Seed the hope in despairing”。
“所以,我们只能在失败中求得胜利,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发人深省,动人肺腑,台下的学生泪光闪闪,掌声雷动,这才是真正从精神方面竖立他们信心的时刻。什么都不如完全不相信自己来得可怕,成东青其实一直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惜,非要孟晓骏来点出才恍悟。
孟晓骏坐在冰块上,没有鼓掌,好像是第一次认识成东青。这样一个光彩焕发,信心十足,拥有无限魅力的成东青。
满堂喝彩中,教室门口出现了几名警察,威严肃然。
大事不妙。成东青和孟晓骏同时有了这种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