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7、垒炉子缺钢砖,有人竟敢去刨银行的台阶


    李宪平见他充行家,听得不耐烦,又不便于反驳什么,只顾低着头吃他面条。直到邹晓风征求他的意见,他才抹了抹嘴,扯过史丽云绘的图纸看了看说:“既然各有所长,全可以用,就不如用光华的这个。全是一个行业的,人家既然能炼出钢来,咱们照方子抓药总不至于出错。我看图纸也标得非常清楚了,拿过来就能用。大家说呢?”

    其他人跟着附和,图纸就这么通过了。接着是研究到底垒几座炼钢炉。

    王富达抢先发表意见说:“咱们是不是先垒一座,等炼出了钢,看情况再定。咱们手里可供炼钢的材料有限,就那么多废铁。搞那么多炉子弄不好会等米下锅的。”

    谷玉森听了,急不可耐地敲着桌面说:“不行,不行,我们已经大大落在别人后面了,现在首当其冲的是应当迎头赶上去!一座怎么行?显得我们干什么都小了小气的,没有一点儿大跃进的气势嘛!老邹,你说呢?”

    邹晓风蹙了蹙眉头,表情凝重地说:“是呀,垒一座炉子是少了一点儿,我的意见是我们初步计划砌两座,但先垒一座;如果耐火砖的问题能解决,我们再搞它一座。如果炼钢的材料跟的上,再搞它个几座炉子也是可以的。大家说说看,这样办好不好?”他其实是同意王富达的意见的,但表达的时候绕了一个弯子。

    王富达听了当即表示同意。他佩服邹晓风的这种本事,对待两种不同意见时,他总是处理得十分巧妙。他这一说,谷玉森一时也说不出什么意见了。

    潘树仁刚要表态,就见传达室的老齐拉门进来汇报,说人民银行保卫科来电话了,说找咱们厂子的主要领导。人家说厂部的电话没人接,才打到传达室的。您看是不是哪位领导来接一下电话?老齐说电话还没挂。

    李宪平起身说:“你们开你们的,我去接一下。银行保卫科找咱们能有什么事啊?”他之所以主动去接这个电话,也是为了缓和一下自己的情绪,避免与谷玉森发生冲突。他一听谷玉森又说到什么“已经大大落后在别人后面”的话就有气,因为据他所知,全市木材行业十几个单位,已经开始炼钢的不过两三家,根本不像谷玉森说得那样严重。

    潘树仁接着表态说:“我同意老邹的意见,先垒一座。贪多嚼不烂,别到时候真跟老王说的,炉子多了等米下锅,没钢可炼就麻烦啦!”

    吴素梅也说同意垒一座炉子。

    邹晓风一见谷玉森的脸色又沉了下来,忙打圆场重复他说过话:“我们是原则计划垒两座炉子炼钢,只不过先搞一座炼起来,积累一下经验。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们也可以一下子多搞它几座,和同行业的老大哥搞一搞竞赛嘛!”

    屋里人正议论着,就见李宪平一脸苦笑地进了门。

    邹晓风问他什么事。他连连摇摇头叹息着说:“我敢说谁也想不到是什么事!你们谁也猜不到,咱们厂子的工人搞耐火砖搞到哪儿去了?人民银行总行!刨人家办公楼的台阶去了。这胆子也忒大点儿吧?”

    “这是谁呀?这么大胆!”屋里的人听了都吃惊不小,面面相觑。

    “谁呀,装配车间那个好说大话的张槐!”李宪平哭笑不得地说,“他老先生瞧人家总行大楼下面台阶是耐火砖铺的,带了他一个兄弟用镐刨上了。人家值班的不知怎么回事,把保卫科,派出所的人全找来了,人给扣了,非让单位领导去领人。我在电话里说了一车的好话,后来人家看在是为了全民炼钢的份上,同意放人了。等他回来要好好说说,为了炼钢也不能这么搞啊!”

    邹晓风有些生气地说:“抓个时间是要好好讲一讲,要不然不定还会闹出什么笑话来。”

    谷玉森笑了笑有些阴阳怪气地说:“工人这么干自然影响不大好哇,不过这到也说明一个问题,群众参加炼钢的积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年那月的事简介 >那年那月的事目录 > 7、垒炉子缺钢砖,有人竟敢去刨银行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