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恢复小学
决何麻湾学龄儿童的学籍问题。但是原则上,教育局是不承认何麻湾学的资质,也不会给何麻湾学任何编制。
回到村里,罗长青便向罗旺道:“旺,咱们何麻湾出个你这样的大学生真不容易。没有学校,我们何麻湾的孩子从学就处于落后的位置了。所以,何麻湾学必须恢复办学。教室还有现成的,我准备把教室修葺一下。等教育局的经费下来。就再建一栋教学楼出来。我们村的村委会办公楼也没有修,正好可以合在一起修。修一栋高一点,好看一点的。”
“长青叔,你还真的准备把学校搞起来啊?其实村里的人慢慢地走出去了。就算学校恢复了,可能也会因为没有孩子来上学而废弃掉。”罗旺看得很明白,以目前的驱使,农村消亡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最后可能农田被改造,何麻湾与很多农村一样变成农场。
“唉,想当年咱们何麻湾学一个年级一个班,挤得满满的。现在,学龄儿童越来越少。村里的户籍上,学龄儿童不少,但是很多都被带到城里上学去了。你得没错,何麻湾迟早变成历史。但就是变成历史,我也希望在这里留下一点念想。将来何麻湾的人回到这个地方,能够记住这里。”罗长青道。
罗旺点点头:“长青叔,只要我和诗诗还留在何麻湾。就会在何麻湾学当一民办老师。”
“正要跟你这个。村这一片的水田、旱地一大片,村里帮你集中起来,给你承包权,不需要你一分钱的转包费。这是村里的公共用地,就当时村里给你和诗诗的工资吧。”罗长青道。
“长青叔,这样不太好吧?该怎么样,我们还是按照政策来。”罗旺连忙道。
“什么政策?承包责任制就是政策,这土地承包给村民本来就是免费的。你的户口不还在何麻湾么?那就符合政策啊。但是这是基本农田,你不能够用来办厂。只能用来种植庄稼。放心吧,这事我会召开村民大会。谁不愿意,他可以来竞争嘛。只要能够解决学的问题,我是不会反对的。你们也省得被拖累。”罗长青笑道。
罗长青雷厉风行,很快就召开了村民大会。其实能够到会的村民不到五分之一。重办学,村里人都很支持。在村里上学,比在别的村上学方便了许多,也更加安全。加上老师还是两个大学生,京都大学的毕业生当担任老师,怕是全国的学都找不出几家。
村里的公用土地又算什么?反正弄到了钱,也是村干部吃了,用来换两个大学生当老师,多划算!
学修葺的资金有村里出,另外号召村民们捐款。罗旺家拿出十万块。村里也差不多筹集了一万多。这些钱,罗长青不准备全部用到修葺上面。而是存了起来,等教育局的资金下来,加上村委会办公楼的建设资金,全部放在一起,修一幢气派的大楼出来。先拿几万把块钱来,对村进行修葺。
何麻湾村是五十年代修建的,村里很多老人都在这所学校读过书。房子很结实,只是几年荒废,有些破败不堪。但是修葺只需要将屋顶上的瓦换了,直接换成水泥瓦,将墙壁重新粉刷,然后简单吊顶。教室钉上新黑板,换了桌椅板凳。
何麻湾在桐木学上学的学龄儿童总共不到60人。不可能一下子办六个年级。罗长青准备只搞两个低年级班。村里面临上学难问题的,主要是低年级班。年龄太,去邻村上学,路途不安全。年龄大一点,则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以后怎么办,则以后再想办法。
正好马上放暑假了,趁着暑假里将学校修葺好。下个学期就可以开课。
李诗诗对这事挺上心,比对修道还要上心一些。从答应罗长青担任何麻湾的民办教师开始,她就开始扮演一个学校长的角色了。订教材,订各种资料。
“旺,我不准备用这些学教材。我本来有很多想法,正好可以在这个学里进行实验。”李诗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