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飘花令主的秘密
晶晶莹莹沾黏着几片碎碴子,另只手顺势给掸进簸箕里。她没肯让我拽起来,反而扯住我的衣袖,低声道:“你老子最近不大对劲儿,动不动就唉声叹气的,夜里不知道是做梦还是怎么着,老是乱叫。你别跟他计较;人老了,什么毛病都来了。”
就在这一瞬间,我打消了那个扬长而去的主意,冲她点点头,拎起书袋,走回家父的房间。老人还仰脸坐在藤圈椅里,双眼直楞楞瞅着天花板上的吊灯,道:“把门关上。”
我照他的吩咐做了,顺手扣住插梢锁,漫声问了句:“妈说你最近睡得不安稳。”
他扶了扶眼镜,嘴角不自主地撇了撇,道:“等你听我说完,再看看你能睡得安稳不?/那本《七海惊雷》你读到哪儿了?”
我没料到他会这么问,抓耳挠腮想了老半天,依旧没有头绪,祇好扯开书袋,把《七海惊雷》摸出来,扭亮灯,胡乱翻了翻。坦白说:在翻看的时刻,我祇觉得有如陷身于那些经常缠祟着我的、有关考试的恶梦,满脑子尽呈一圑眞空,视线所及之处的白纸黑字也不外一片茫然。有好几个剎那,我很想告诉家父:算我压根儿没读过这本书好了,你想说什么就直截了当地说好了。
但是,老人什么也没说,他十分有耐性地等着,十指在胸前一下又一下地叉搭,即使偶尔咳嗽一下,也像是置身于病房或图书馆里一般努力地节制着音量。不知过了多久,我总算找着了当年匆匆浏览之下所历经的那个极限——
这整个过程像一名迷失于险峰雾林之间的漫游者——在搜寻、穿越过既芜杂零乱且模糊缥缈的记忆之时,猛地从我眼前闪过两张忽隐忽显,半生半熟的脸孔。其情状有如你翻箱倒箧遍寻某一则资料或某一篇文章而不得,无可如何之际,却在你全然意想不到的书页间飘落下一份你以为早已遗失的笔记、一纸你声明作废多时的证件一样。那是两个人的脸;一张泛着紫气的同字脸和一张不时会撮起口唇、发出呼呼怪笑之声的圆脸。紫色同字脸的那人跟我说了句话:“可惜你读了那么些书,都读了个七零八碎儿。”圆脸的则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回嘴道:“有朝一日人家把这些零碎儿掺合起来,汇入一鼎而烹之;自凡是火候到了,未必不能大快吾等朵颐呢!”
这没头没脑的往来言语转瞬即逝,颇像是清晨起床的片刻间残留在枕边《我上的梦境遗痕,待我正要岔开思路,往复拨寻,却又杳然消灭了踪影。在那一刻,我祇当是因为答不出家父的追问而一时情急,从意识底层浮涌出从前在学期间挨老师们教训的无数个情景之一。不意这一岔念,倏忽闪炽,稍后才解开了家父原本想要探究的另一个问题。
不过,我必须先回到《七海惊雷》——
我把拼凑出来的阅读印象比对著书中原文,好容易找到当年停顿的地方,说的是一个双腿畸残的拾荒人于穷途末路之际忽有奇遇,得着了一个传衍了数百年之久的古本故事,拾荒人觉得那故事固然荒诞不经,但是颇有异趣,便逐字逐句地读了下去。岂料一旦入迷,非但茶饭不思,寝息亦废,且正因为字斟句酌、钻深究细的缘故,竟至神魂驰荡,心魄动摇。看在外人眼里,这拾荒人镇日里喃喃嚼语、唔唔咒念,竟尔疯癫痴狂了。殊不知这古本故事的页里行间隐隐然藏着个奇门遁甲秘术的机关;拾荒人读之诵之,居然练成了一套排诡阵、设迷局、兴道法、布幻象的本领。
当年我就是在看到这一节上打住的。我指了指《七海惊雷》第五百零二页的一个段落,同时也想起初读此书当下的情景——我随手合上它,放回壁间书架的原位,走到另一个标示着“宗教民俗”类别的书架前,抽出一本叫《奇门遁甲术概要》的书。
“为什么没读完就不读了?”家父觑瞇着双眼,似乎是以一种纯属好奇而非训诘的口吻问道:“这本书有六百多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