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重获帅笏叹服信义 同命相怜饮酒论诗
张三道:“这些日子你都瞧了哪些喝酒的书,给咱扯一扯。”
罗瘿公道:“先说一段诗仙李白的故事。李白可称得上是生于酒而列于酒,他的作品至少有六分之一谈到饮酒。他隐居时饮酒,求仕时饮酒,得意时饮酒,失意时饮酒,宾朋相聚时饮酒,独自一人时饮酒,有钱时饮酒,无钱时典当什物还要饮酒;暮年甚至将悬在腰间的心爱宝剑摘下来换酒喝。他在给妻子的《赠内》诗中写道:‘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李白作客它乡时写的《寄东鲁二稚子》诗中有‘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仍忘不了酒。人们称他‘醉圣’,他自称是‘酒中仙’。他的死系急性脓胸症,也有酒精中毒的原因。”
张三道:“后人也有说李白穿着锦袍,坐着小船在采石江中游玩,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为大醉,到水中捉月而死。”罗瘿公道:“总而言之,他的死都与酒有关。后人写李白的志、传、诗文集作品,都说到他与酒的缘份,如‘沉至尊之前,啸傲御座之侧’,‘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喝酒好象也不亚于李白。杜甫从十五岁起就是一位酒豪,以后也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径须相就饮一斗’,直到‘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真是死而后已!他的死,据我考证,可能也与酒有关。大历五年,杜甫避难到耒阳,被大水所阻。后来县令在大小中找到了他,并送去酒和牛肉,以示问慰问。杜甫吃了变质的牛肉,加上喝酒,以致中毒致死。虽说杜子美之死,也有说是吃饱了撑死或是淹死的,但都不否认杜甫嗜酒的事实。”
张三又捏开一个山核桃,往嘴里一送,三嚼两嚼,咽了下去,说道:“我听说唐代有不少文人喜欢喝酒。”
罗瘿公缓缓道:“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除了李白,还与了七个才子。书法家张旭,相传他在大醉之后,呼叫狂走,而后落笔,或以头发濡墨而书,酒醒以后自己看了也觉得写神了,他的草书叫狂草。人们称李的诗、裴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有个叫贺知章的官员呼李白为‘谪仙人’,有一次与李白饮酒,贺知章竟解下身上配饰物金龟换酒,使李白念念不忘,曾写下‘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的诗句;曾任左丞相的李适之,很喜好宾客,常常与人夜里饮酒,白天仍照常办事,他的酒量很大,杜甫形容说:‘饮如长鲸吸百川’,焦遂据说口吃,说话不清楚,可是喝醉酒后,高谈阔论,声音响亮;还有美貌潇洒的‘举觞白眼望青天’的崔宗之;‘道峰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的李;‘醉中往往爱逃禅’的苏晋等。白居易有一篇《酒功赞》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说饮酒比吃饭更少不了。贾岛常在除夕,取一年所作诗歌,祭之以酒肉,说‘劳吾精神,以是补之。’……”
就在这时,只听上面有瓦罐破碎的声音,仿佛还有人走动的声音,罗瘿公脸吓得惨白,手指哆嗦起来。张三贴壁听了听,悄悄来到洞口,轻轻地搬开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