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的人。他们将她的背景制成图表、仔细检视并公之於世,从她小学时的情绪失控到她被送进乌普萨拉郊区的圣史蒂芬儿童精神病院待了两年,钜细靡遗。

    当泰勒波利安主任医师上电视接受访问时,莎兰德竖耳倾听。她最後一次见到他已是八年前的事,是为了她的失能宣告上地方法院公听会。他双眉紧锁,搔搔稀疏的胡子,面有难色地转向摄影棚里的记者,解释自己有保密的义务,因此不能谈论特定病患。他只能说莎兰德是个非常复杂的个案,需要专业的照顾,而地方法院却不顾他的建议,决定让她进入社会接受监护,而非给予她所需要的入院照顾。真是匪夷所思,泰勒波利安宣称。他很遗憾如今这项错误判断的结果,竟夺走了三条人命,接着当然免不了又对政府这几十年来强行删减精神病照护预算一事大加挞伐。

    莎兰德发现没有报纸披露,在泰勒波利安医师主管的儿童精神病院的安全病房,最常见的照护形式就是将「难以约束与管制的病患」送进一间「没有刺激」的房间,房里只有一张配备有约束带的床。教科书的解释是,难以管束的孩子不能接受任何「刺激」,以免情绪失控。

    长大之後,她发现这还有另一个说法,叫感觉剥夺。根据《日内瓦公约》,剥夺囚犯的感觉可视为不人道。许多独裁政体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洗脑实验,并且有证据显示在一九三○年代的中,坦承自己犯过各种罪行的政治犯便遭受过如此对待。

    看着电视上泰勒波利安的脸,莎兰德的心忽然结成一小块冰。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用那种恶心的须後水。他说,他曾经负责过所谓「对她的照护」,她显然应该接受治疗,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莎兰德很快便明了,「难以约束与管制的病患」指的其实就是质疑泰勒波利安的理论与专业的人。

    不久之後,她发现在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圣史蒂芬医院还在施行一五○○年代最常见的精神治疗法。

    她在那里的期间,约有一半时间都被绑在「无刺激」室的床上。泰勒波利安从未带有性暗示地抚摸她,其实他从未碰过她,除了在最单纯的情况下。有一次,莎兰德被绑着躺在隔离室,他一手按着她的肩以示警告。

    她心想,不知当时咬他小指关节所留下的齿痕还在不在?後来整件事演变成一场危险的游戏,所有牌都在泰勒波利安手上。她的自卫方式则是当他在房里的时候对他视而不见,不加理睬。她是在十二岁时,被两名警察送到圣史蒂芬的,就在「天大恶行」发生几星期後。所有细节她都记得。起初,她觉得一切问题多少都能解决,因此努力地向警方、社工、医院人员、护士、医师、心理医师,甚至还有一个希望她一起祷告的牧师,说明自己的情形。坐上警车後座,往北行经温纳格伦中心前往乌普萨拉时,她仍不知道要上哪去。没有人告诉她。这时她才开始感觉到什麽事都不会解决。她曾试图向泰勒波利安解释。

    而努力的结果却是在十三岁生日当天晚上,被绑到床上去。泰勒波利安是莎兰德有生以来所见过最令人厌恶且恶心的性虐待者,无人能比,相较之下毕尔曼差多了。毕尔曼的粗暴虽是言语难以形容,但她能掌控他。反观泰勒波利安却有文献、评监、学术荣誉与不知所云的精神病学理论等等烟雾弹保护,他绝不可能有任何一项行为被报导或批评。

    他拥有国家签署的命令可以用皮绳将不听话的小女孩绑起来。每当莎兰德仰躺着被绑住,而他动手将皮绳拉紧时,两人四目交接那一刹那,她看得出他很兴奋。她知道。而他也知道她知道。满十三岁那天晚上,她下定决心不再与泰勒波利安或其他任何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医师交换只言片语。那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後来也确实做到了。她知道泰勒波利安被激怒了,至於她自己一夜接着一夜被牢牢绑住,这可能是最大原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玩火的女孩简介 >玩火的女孩目录 > 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