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学训练才知道这个器官的位置。再说,凶手躲避我们搜査下层地下室的手段也很髙明。”
佛洛克的脑袋再次垂向胸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潘德嘉斯特动也不动,盯着老学者。
佛洛克忽然抬起头。“潘德嘉斯特先生,”他声如雷鸣,吓了玛戈一跳,“你的猜测我听完了。愿意听听我的看法吗?”
潘德嘉斯特点点头:“洗耳恭听。”
“很好,”佛洛克说,“你熟悉德兰士瓦页岩吗?”
“恐怕不熟悉。”潘德嘉斯特答道。
“1945年,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阿里斯泰·冯·伏洛温霍克发现了德兰士瓦页岩,它们出自大约六百万年前的寒武纪,充满了前所未见的怪异生物形态。全是非对称的生物形态,如今地球动物全部遵循的左右对称连影子也找不到。巧合的是,它们出现的时候正值寒武纪大灭绝。潘德嘉斯特先生,现在大部分人认为德兰士瓦页岩代表着生物演化的死胡同:生命尝试过所有想象得到的形态,最后才稳定在你今日所见的左右对称形态上。”
“但你不同意这种观点。”潘德嘉斯特说。
佛洛克清清喉咙:“没错。在这些页岩中,占统治地位的生物拥有强有力的鳍、长形吸盘和大得夸张的用于压碎和撕裂的口器。它们的口器能锯穿岩石,鳍能让它们以二十英里时速游曳。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成功而且相当凶残的猎食者。要我说,恐怕过于成功了:猎物被捕杀至灭绝,它们很快也随之灭绝,从而导致了寒武纪末期的小型大灭绝。是它,而不是自然选择,杀死了德兰士瓦页岩内的所有其他生命形式。”
潘德嘉斯特眨眨眼:“所以呢?”
“我根据最新的揣流分形数学理论在电脑上模拟了演化。结果是什么?每隔六七千万年,生命就会完全适应环境——也许过于适应了。最成功的生命形式将数量暴增,但紧接着就会有某个新物种忽然不知从何方冒出来。这个新物种几乎永远是猎食猛兽,杀戮机器,在原有群体中左冲右突,杀戮,进食,倍增。刚开始很慢,但越来越快。”
佛洛克对桌上的砂岩化石饰板打个手势,“潘德嘉斯特先生,让我给你看点东西。”探员起身上前。
“这套印记化石出自一只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动物,”佛洛克说,“确切地说,就在K—t界线上。同类化石我们只找到了这么一套,世上绝无仅有。”
“K—t?”潘德嘉斯特说。
“白垩纪—第三纪。这个界线标志着恐龙的大规模灭绝。”
潘德嘉斯特点点头,但还是一脸困惑。
“这其中存在联系,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注意到,”佛洛克又说,“姆巴旺雕像,凶手留下的爪痕,还有印记化石。”
潘德嘉斯特低头望去:“姆巴旺?库斯伯特博士从板条箱里取出后放进展厅的雕像?”
佛洛克点点头。
“嗯——这些印记有多久了?”
“大约六千五百万年。来自最后有恐龙出没的底层,紧接着就是大灭绝。”
房间里又是一段长久的沉默。
隔了好一会,潘德嘉斯特问:“呃,联系在哪里呢?……”
“我说过没有对得上爪印的人类学藏品。但我没有说不存在这么一只钩爪的复制品,例如雕刻品。我们发现姆巴旺神像的前肢有三枚钩爪,中间一根足趾格外粗大。现在请看这些印记,”佛洛克指着化石说,“请回忆一下钩爪和受害者身上爪印的模型。”
“你难道认为,”潘德嘉斯特说,“凶手就是制造出这些印记的动物?恐龙?”玛戈觉得潘德嘉斯特说话间有一丝笑意。
佛洛克看着探员,使劲摇头,“不,潘德嘉斯特先生,不是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