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慎防干部交流制度“走形”
一些重大的决策失误,这与干部交流制度存在的弊端不无关系。”

    受访者还反映,尽管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裙带关系网的形成,但有些干部利用交流的机会拉帮结派,为自己以后的升迁编织良好的官场关系,反而使官官相护的局面更为普及。

    “这些干部异地任职,由于来路不明,社会关系不透明,当地群众和干部对其不敢监督,也无法监督,无形中也加大了干部腐败的机会。”北京大兴区的年轻公务员小王这样告诉记者。

    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干部借调整之机,通过暗箱操作,使一些亲属、亲信、朋友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不动声色地安插到如意的地方或职位上,为自己将来发展布局人际资源网络。

    “领导干部交流是一个集体大动作,既有平级调动,也有明升暗降含义的区域性调动,个中微妙鲜为人知。”尹韵公认为,“为了避免被交流到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和职位,有些领导干部将有调整权力者视作供奉对象,交流之前加强‘联系’,催生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市场。”

    从以往报道来看,不乏此类大案。比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案,河南省原漯河市委书记刘炳旺卖官案,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买官卖官案,陕西省商洛市原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卖官案,等等,这些权钱交易不少是以“干部交流”方式来完成的。

    挑战家庭稳定系数

    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龚维斌曾挂职江苏省海门市副市长一职,对干部交流情况比较熟悉。

    “大多数时候,被交流的干部家属的调动与安置问题往往得不到同步解决,给夫妻生活、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造成不小的影响。”龚维斌坦言。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交流任职干部长期夫妻两地分居,双方情感交流与夫妻生活处于极端不正常的状况,不但影响夫妻感情,也为婚外情与婚外性的发生埋下伏笔;有的直接危及到家庭稳定,甚至发生刑事案件。

    这是一个震惊全国的案例——原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义和,当年异地交流任职时住在宾馆里,把自己所住宾馆的服务员柳海平发展为情妇。后来,因为柳海平贪得无厌而关系恶化。2007年7月9日,段义和雇凶在济南闹市区引爆柳海平驾驶的汽车,将其当场炸死,由此也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群众对干部交流的成本问题也颇有微词。由于异地交流任职,干部要经常回家与家人团聚,很多地方解决干部探亲的交通问题,普遍做法是安排公车接送,加剧了公车私用现象。

    “干部回家探亲,一般不愿意与普通人一样去挤公共交通。”在云南省某市做市长秘书的朋友告诉记者,大多时候是专职司机长途往返接送,也有些领导自己开公车来往,汽油费、过桥费、过路费等加起来,每年开支惊人。“这些费用由领导干部个人承担不太现实,自然也就公款报销了。”

    也有基层群众向记者反映,有些交流任职干部周末和节假日回家同老婆孩子团聚去了,当地若有急事很难找到他们。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干部交流任职,觉得三年或五年就走,也就不太愿意带家属。大多数交流干部,基本被安排在当地档次较高的宾馆住宿。由此产生的费用,也是公款报销。比如平均每夜的住宿费在300元上下,每人每年下来的费用也是个惊人的数字。

    据报道,2009年1月6日,安徽省长丰县宾馆发生火灾,导致4名县领导1死3伤。从资料来看,死伤的4名县领导都是从外地来长丰县的交流任职干部,他们一直住宿在宾馆。

    完善干部交流制度

    多位受访专家和干部向记者反映,目前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简介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目录 > 第三十六章 慎防干部交流制度“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