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70章 郭威改革
最起码门前和房子后面不敢乱栽。

    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蚕桑生产和林木的发展,而郭威就是逮着这样的谣言不放手,公开破除迷信,而且还下令全国各地不能有荒地,只要是有荒地的地方那就一定要种上树苗,而且家里的房子周围都要种上一圈桑树,对于一些表现的好的,还给与奖励和公开表扬,人都逃不过名和利两个字,所以百姓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除了上面破除迷信,郭威还真的小范围的灭过佛,唐朝时期就开始,寺院拥有大量的土地,但是他们却基本上不负担赋税,虽然在唐朝对于寺庙的田产进行过清理和限制,但是都是风头一过,他们又继续吞并田产,然后还是不交税。

    这件事唐朝已经就很严重了,到了五代更是变本加厉,那时候当农民苦啊,要交税,而且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证,所以他们就想着当和尚去逃避徭役和赋税。

    所以一些军队的逃兵,还有破产的农民或者就是单纯的想要逃避赋税的农民,还有无业游民,潜逃的犯人等等,他们都一转身成了和尚,至此官府对他们的管制就松了很多,毕竟不管咋说和尚也算是方外之人,一定程度上不属于世俗界了,所以朝廷对他们的限制和管理并不是很多。

    可是,寺庙不纳税,和尚不服徭役,这让我想起来了《西游记》里面有一回,唐僧师徒四人到了一个地方,因为国宝失窃,所以和尚们要服徭役赎罪,最终悟空和大战九头虫夺回了国宝。

    这里面服徭役的和尚,或许就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衬吧,那时候的和尚除了念经就是打坐,日子还是很悠闲的,特别是一大批动机不纯的大和尚们,他们的存在不仅仅会减少国家的税收和劳动力,而且还有可能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所以郭威综合考虑,还是搞一场灭佛运动,当然这件事在史书上面很多都没有涉及到,一方面因为这次的活动并不是很大,另一方面作为统治着干出这样的事情,在佛教比较流行的时期,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所以当时的主要地点就是京城开封附近,郭威一口气废除了五十八所寺院,将这里面的僧人大部分强制性还俗,而寺庙里的铜像全部熔铸成铜钱,这就是“周元通宝”,所以谁家里要是有这种铜钱,还是要好好珍藏的,这不仅仅是当时的发行量小,而且还是佛像熔铸成的,意义非凡,价值颇高。

    这些基本上都是郭威在经济上的改革,其他的在军事和政治,以及在外交方面郭威其实都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进,特别是在对内政的治理上更是煞费苦心,这一点我们下一章详细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五代十国那些人简介 >五代十国那些人目录 > 第170章 郭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