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哥们儿,歇了吧!
光阴转眼就过去了。谁也不能长生不老,所贪图的不过是多积蓄一些金银、日子过得快活一些罢了。朕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交出兵权,歇了吧!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房屋,置点田产,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地颐养天年。这样,我们君臣之间毫无猜嫌,不是更好吗?”
众人诺诺连声,都说皇上说得有理。
赵匡胤接着说:“朕还想和你们联姻,永结秦晋之好。君臣之间,既是皇亲,又是兄弟,彼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讲交情,给我们想得太周到了。我们都很乐意。”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
第二天上朝,石守信等人都递上一份奏表,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赵匡胤马上照准,收回了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做节度使去了。
需要说明的是,授予他们的节度使都是虚职,也就是说,有职无权,享受待遇。
这次解除兵权的禁军将军有: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镇安军节度使:张令铎;义成军节度使:高怀德;江宁军节度使:张光翰;武信军节度使、掌侍卫亲军:赵彦徽。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的意思。
赵匡胤是厚道的,他没有采用汉高祖刘邦屠杀功臣的做法,而是在酒桌之上,一杯酒就说服了这些开国元勋,用赎买政策,罢免了他们的职务,收回了他们的兵权。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开国皇帝和开国功臣之间以这么完美的结局收场。赵匡胤的这一做法虽然很难说是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这对于皇帝和功臣,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赵匡胤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并没有忘记“永结秦晋之好”的许诺,除了高怀德已经做了他的妹夫以外,还将大女儿延庆公主嫁给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吉,并封石保吉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将二女儿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的儿子王承衍。赵匡胤的三弟赵光美则娶了张令铎的女儿为夫人。
被解除兵权的众兄弟,既感激皇上让他们长保富贵,以终天年,又敬皇上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大家都与皇帝做了亲家,情绪自然也就稳定了,虽然没有了实权,但心里并没有怨言。从此以后,这些人的身影便在宋朝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