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溪乡调查[1]
不接时要吃“羊蹄子”[4],更有吃糠的。现在,有了六个月的米饭吃,配合六个月的杂粮,一年就够了。本地产米本来很少,故还需一半依靠杂粮,现在杂粮的生产也比前多了。以每餐说,暴动前不能吃饱,现在能吃饱了。并且自己吃外,还可卖给红军,完土地税,买公债票与兑换油盐。总之,吃饭改善了百分之一百(三个月米饭与六个月米饭之比)。
肉:暴动前贫农雇农平均每人每年吃肉约一元(大洋),现在为二元,增加百分之一百。暴动前百家只有六十家养猪,现在百家有九十五家养猪。
衣:暴动前平均每人每两年才能做一套衫裤,暴动后平均每人每年能做一套半,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今年情形又改变,因为封锁,布贵,平均每人只能做半套,恢复到暴动前。暴动前一套单衣服值十八毛(十五毛布,三毛工),去年每套二十一毛(十七毛布,四毛工),合大洋一元半,今年每套三十四毛(三十毛布,四毛工),合大洋二元四角。反革命使我们的衣服贵到如此程度!
盐:暴动前每人平均每月吃盐一斤,今年十一月每人每月只吃三两二钱,即暴动前五个人的家庭月吃盐五斤者,今年十一月只吃一斤。不打倒国民党无盐吃!
油:暴动前平均每人每月吃油(从江西来的木油[5],本地的猪油)六两,现在未减少也未加多。但因江西的木油来得少了,群众吃的多是猪油。
六物价
谷——暴动前每担(一百斤)十元,一九二九年二元五角,一九三○年五元,一九三二年六元二角,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元,十月五元。
猪肉——暴动前有骨每元两斤半,现在无骨每元亦两斤半。
鱼——暴动后因封锁,九江(从武平县转)没有鱼苗来,塘是空的,无市。
鸡——前后价同,每斤八毛。
鸭——前后略同,每斤四毛。
鸡蛋——前后略同,每毛买三个。
鸭蛋——前后略同,每毛买三个。
猪油——与猪肉价同。
石灰——田里不用,用了做纸,前后略同,每元买一担(八十斤)。
豆子——暴动前每担(八斗)十元,一九三二年二十元,今年八元。
烟——暴动前每毛买二两,现在每毛一两六钱。
茶叶——前后略同,每元买三斤半。
菜油——暴动前每元三斤半,今春两斤半,今冬一斤十三两。
纸——暴动前每球(四十斤)草纸四元五角,一九三一年六元,一九三二年五元,一九三三年一元五角,因此无人造纸了。
木——不能出口,无市。纸、木是本地最大出口,今均失败。可恶的国民党的封锁!
木油——暴动前木油每元买三斤半,现在无甚货来,只得吃猪油了。
铁——比暴动前贵一倍。
布——棉布暴动前一元买一匹(二丈三尺),一九三二年一元又四毛买一匹,今年二元又两毛买一匹。
盐——暴动前每元十斤,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二年春仍是十斤,此年夏贵至七斤。一九三三年每元买一斤,十一月每元仅买十四两。极大的问题是要打破封锁。
洋油——暴动前百分之五十人家点洋油,每元买七斤十四两,一九三三年每元仅买一斤五两,因此除机关办公外,无人点它了,均点“松光”[6]。
柴火——暴动前每斤两个铜片,去年三个铜片,今年五个铜片到九个铜片。
毛洋——前后同,每毛十六个铜片。
现洋——杂洋十三毛半;光洋十四毛,苏纸[7]同。现只有苏纸,现洋完全看不见了。又是国民党捣乱!
七经济公债
新划的才溪区,八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