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怎样办《时事简报》
是本县的、邻县的、全国的、国际的,但不是每期要有各种新闻,几期本县新闻多些,几期邻县新闻多些,要紧的是本县、邻县这两部分新闻,因为它是群众欢迎的。全省的、全国的每期条把就够,国际新闻几期之内登他条把,这些新闻不可没有,没有就不能引导群众参加大范围的斗争,因此一定要有,但决不可多。多了,一来占去篇幅,把本地近地的重要消息篇幅缩小;二来这些消息缺乏兴味,群众不易了解。县苏文化部的《时事简报》编辑员把这一期稿子编好了,按照区苏的数目,每个区苏抄发一张,寄与区苏文化委员。区苏文化委员接到县苏文化部的稿子,在上面加上本区的新闻。这一部分新闻在《时事简报》里头占着第一等重要地位,因为没有这部分新闻,便缺乏《时事简报》的中心内容,因而也决不能引起群众注意,决不能达到《时事简报》所要取得的效果了。区苏文化委员把本区新闻加上去了之后,把这整篇稿子,按照全区乡苏的数目,每个乡苏抄寄一份。乡苏文化委员接到区苏的稿子,再在上面加上本乡的新闻。这一部分新闻也是要紧的,它的主要意义是引动看报的兴趣。要到这个时候,全篇稿子才算编成。按照本乡村的数目,每村一张,用大字写在大纸上面,加上红色圈点记号,写上出报日子,派人张贴到各个村子的显扬地方,给群众看。要到这个时候,才叫做报。县、区两级文化部写的都不是报,只是报的稿子。这种做法,功效是很大的,假如全县有一百乡一千村,每隔三天全县百乡千村的群众就都看到了《时事简报》。这种报同时又可做识字运动的材料,村中识字小组的组长给那些不识字人指点一番,既看了报又识了字,真是好得很的办法。
11.新闻条数的大概分配。比如一期《时事简报》有八条新闻,那末县苏的稿子四条(其中本县两条、邻县一条、国内国际一条),区苏加上三条,乡苏加上一条,共八条。字数每条不得超过四十字,每期不得超过四百字。
12.红军在散开做群众工作时,编《时事简报》的目的主要是给群众看。这是发动群众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决不可像过去一样,有些完全忽视这个方法,全不注意编《时事简报》;有些编一张不编一张,断断续续地在那里做一点。这些都是不对的。红军散开在做群众工作时,一定要有计划地编《时事简报》给群众看,但把编好的《时事简报》同时多挂几张在各个伙食单位的宿营地内给士兵看,也是要紧的。红军在集团驻扎时,编《时事简报》的目的主要是给士兵看,但同时多挂几张给当地群众看,也是必要的。
13.红军编《时事简报》,在散开做群众工作时,由军政治部编成初稿,发往各师;各师政治部或政治委员加上当地新闻及本部活动消息,发往各团;各团政治委员又加上当地新闻及本团活动消息,发往各连。(以上者都是稿子。)由连政治委员指定文书、上士及其他能写字的,按照当地村庄数目,用大字大纸写好,加红色圈点记号、出报日子,每个村庄一张,派宣传员前去张贴,贴到显要之处给群众看。同时留一张贴在宿营地,由连上识字运动委员会指挥识字小组,引导各组士兵去看。红军在集团驻扎训练时,《时事简报》的作用既主要是给士兵看,那末军政治部宣传科编稿时,除了编上地方斗争消息、国内国际政治消息(一条至二条)、友军消息(一条至二条)外,最要紧的是要编上本军消息(一条至三条)。编好了,发往各师。各师又加上本师消息(一条至二条),发往各团。各团又加上本团消息(一条至二条),由团政治委员指挥宣传队及团部司书按照连的数目,用大纸大字写好,每连一张,发往各连,引导士兵去看。每期《时事简报》条数至多十条,字数至多四百字。
14.红军编的《时事简报》,它的内容国内国际消息要少,只占十分之三,本军、本地、近地消息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