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又如何
选举,风光正好。面对名士阵线在选举事情上越来越强的实力,贾充决定必须安插一个人在吏部。山涛提名阮咸做吏部郎的时候,贾充提名了另一个人:陆亮。
烫手山芋又抛到了司马炎的面前。这个时候司马炎还真有点为难,一方面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另一方面,伐吴的准备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所以必须驳一驳贾充的面子。但老是打压贾充难免让名士们得意忘形。况且这个阮咸,喝起酒来比他叔叔还要疯狂,虽然山涛力保他说这个人简朴又没有私心,但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好。干脆就先卖给贾充一个面子吧。
于是陆亮成了吏部郎。
山涛看见这个结果,心里面非常不爽。对于这种事情,山涛有他自己的准备:他随时准备着辞呈,贾充惹到山涛的底线,山涛就跟皇帝要求回家。每次都有让皇帝没法拒绝的理由。这回,山涛立刻上书,说他侄子媳妇死了,要回去。
司马炎当然明白山涛的意思:只要他不想干了,他家里就一定有人死了要他辞官回家。先是母亲,这回七大姑八大姨连侄子媳妇都出来了。皇帝赶紧下书,劝了一下,不给走。山涛不肯卖皇帝这个面子,坚持要辞职。来来回回十多趟,丞相白褒看不下去了:山涛不干就算了,没人要逼着你。要求皇帝准山涛回家拉倒。但是皇帝是绝对不能让山涛走的,一走这好不容易的平衡就又打破了。于是司马炎下诏说,山大人年纪大了,遭逢这样的事情太辛苦,体力不好,所以才迟迟不上班。你们去看看他,如果还没恢复的话,就把他用车子接去办公室吧。
山涛虽然罢官抗议没成功,但是也在皇帝这里搬回一局,输得不难看。况且下一年晋国伐吴,贾充在一堆主战的大臣间被司马炎赶鸭子上架做了总指挥,大家各有输赢,也不丢人。
名士阵线和礼法阵线的斗争一直持续到贾充去世。这之后,大家几乎都接受了玄学家们的生活态度,悠然深远。但是却又开始往虚无的深渊滑下去,未必是嵇康他们所期望的活法。
对于一直活到太康四年的山涛来说,正始年的腥风血雨,魏晋禅代路上的无数浅滩,他都安全地站对了地方。还能够在泰始和咸宁年间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一些立身保命的事情。想想景元三年死在司马氏刀下的嵇康,他总算对得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