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试四子诚心,鬼谷子开山收徒
道,就是修炼一双慧眼,经由此事之理,见出此道之理,再由此道之理,见出彼道之理,层层上推,终至见道。修炼越深,慧眼越锐,穿透力越强,距道亦越近。”

    庞涓若有所悟,不无兴奋地一拍大腿,朗声叫道:“先生,弟子知道了!”

    庞涓这么快就已经“知道”,众人皆是一惊,诧异的目光纷纷射向庞涓。

    鬼谷子的眼睛转向庞涓,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鬼谷子虽无一字责怪,庞涓却是脸上发烫,垂下头去。

    孙宾问道:“请问先生,世间万物繁纷复杂,弟子当从何处开始感悟?”

    鬼谷子点头道:“嗯,问得好!依老朽的体悟,你们可从最乐于去做的事情开始。只有乐意去做,才能悟得深刻。说到这儿,今日倒是机缘,你们可以各述己志,选定最喜爱的入道法门,为师也好因材施教,推助你们早日悟道。蝉儿,你先说吧。”

    玉蝉儿脱口说道:“回先生的话,弟子甚爱医学,愿由医入道,求先生成全。”

    鬼谷子点头道:“甚好!苏秦,你欲由何入道?”

    苏秦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怔了,沉默半晌,方才吟道:“弟——弟子不知,请先生指点!”

    “你偏爱什么?”

    苏秦愈发迟疑:“弟——弟子——”

    鬼谷子见苏秦支吾不出,换个方式问道:“你可有愿望?”

    苏秦又憋一时,终于吟道:“弟子口拙,若能做到口若悬河,于愿足矣。”

    鬼谷子点头道:“嗯,这也是愿,你可习口舌之学,由口舌之学入道。”

    “弟子遵命。”

    鬼谷子的眼睛望向张仪。不待先生发问,张仪先自问道:“请问先生,何为口舌之学?”

    “口舌之学就是开口闭口的学问。”

    张仪眼睛大睁:“开口闭口也有学问?”

    “当然。”

    张仪略一沉思:“先生,弟子自幼嘴贫,愿从苏兄,由口舌之学入道!”

    鬼谷子点过头,转向孙宾:“孙宾,你欲由何入道?”

    “兵学可否?”

    “兵学亦是学,当然可以。”

    庞涓大喜,亦忙说道:“先生,弟子亦从孙兄,由兵学入道!”

    鬼谷子点了头,扫众弟子一眼,朗声说道:“好,你们各抒己志,选定入道之门,老朽心中已是有数。天下学问各有偏倚,学到极处,俱与道通,此所谓殊途同归。学问为术,万术同归于道。医学、兵学、口舌之学,内中既有机巧之术,也有统御之道。术为道御,亦为道用。换言之,术是利器,道是根本。若是只学其中之术,不悟其中之道,终将祸及自身。”

    庞涓听得愣了,不解地问:“先生是说,兵学里也有术、道之分?”

    “当然。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故善用兵者,并不好战,用兵之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四两拨千钧。”

    张仪听得愣了,赶忙问道:“请问先生,口舌之学呢?”

    “口舌之学也是有术有道。口舌之术在于制人,口舌之道在于服心!”

    “如何做到服心?”

    “口为心之门户,心为神之门户,若能做到善言,就能直通心神,做到服心。”

    “先生是说,只要能说会道,就能服心?”

    “非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2简介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2目录 > 第六章 试四子诚心,鬼谷子开山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