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试四子诚心,鬼谷子开山收徒
师!”
鬼谷子与众弟子再次叩拜几案上的四个牌位。
拜完牌位,童子唱道:“三拜恩师!”
鬼谷子起身,正襟端坐于牌位前面。
玉蝉儿五人叩拜于鬼谷子面前,亦行三拜九叩大礼,礼毕,齐声誓道:“先圣、先师在上,弟子愿投鬼谷先生门下,拜先生为师。自今日始,抛弃一切杂念,随先生修身养性,一意向道。若有背弃,天地不容!”
鬼谷子朗声说道:“先圣、先师在上,自今日始,山人王诩听从天命,收留玉蝉儿、苏秦、张仪、孙宾、庞涓五人为弟子,敦促他们修身悟道,各成正果!”扫诸人一眼,“诸位弟子,礼毕了,你们这都起来吧!”
五人谢过,改跪姿为坐姿,学了鬼谷子的样子盘腿坐下。
鬼谷子看他们一眼,微微笑道:“你们既来参悟大道,老朽就问一句,什么是道?”
五人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说。
鬼谷子的目光转向玉蝉儿:“蝉儿,你可知道?”
玉蝉儿拱手应道:“回先生的话,先圣老聃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先生所说之道,可是此否?”
“这是先圣所言,老朽想问的是,你可知道?”
玉蝉儿摇头。
鬼谷子再次转向苏秦四人:“你们四人,可有知道的?”
张仪朗声应道:“回先生的话,道是混沌!”
鬼谷子微微一笑:“还有吗?”
“道是阴阳!”
鬼谷子又是一笑:“还有吗?”
张仪嘴巴张了几张,又合上了。
庞涓眼珠儿一转,接道:“道是恍惚,是若有若无!”
“还有吗?”
庞涓也答不上来了。
鬼谷子转问苏秦:“苏秦,你知道否?”
苏秦嗫嚅道:“弟——弟子不知!”
“孙宾,你可知道?”
孙宾沉思有顷,摇头:“回禀先生,弟子不知!”
鬼谷子呵呵一笑:“你们五人为悟道而来,却有三人不知什么是道,两人妄称知道,却也只是表皮,且拾人牙慧,非体悟所得!”
鬼谷子一番话说完,张仪、庞涓俱自僵了脸,垂下头去。
玉蝉儿抬头问道:“弟子愚笨,请先生开示!”
“道乃天地玄机,万物终极之源,先圣称之为无。”
张仪问道:“请问先生,道既是无,弟子又从何处感悟它呢?”
“问得好!道虽是无,却能生有。万物皆由道生,此所谓先圣所言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
庞涓插道:“请问先生,道既然是无,我们何处寻找它呢?如果寻找不到,又如何感悟它呢?”
“问得好!”鬼谷子答道,“宋人东郭子遇到庄子,东郭子说,‘请问先生,道在哪儿?’庄子说,‘道无处不在。’东郭子定要庄子说个实处,庄子指着一群蝼蚁说,‘道在这儿。’东郭子惊讶地说,‘道怎会如此卑微呢?’庄子指着旁边的杂草说,‘也在这儿。’东郭子正在惊异,庄子指着旁边的瓦砾道,‘这儿也是。’东郭子难以置信,极力抗辩说,‘先生怎么越说越过分了呢?’不待他的话音落地,庄子就又指着旁边的一堆粪便说,‘看,道在这儿!’”
玉蝉儿恍然有悟:“先生是说,万物皆由道生,道亦在万物之中。万物无处不在,道亦无处不在,我们若要悟道,就要从感悟万物开始!”
鬼谷子赞道:“说得好!世间万物皆由道生。既为道生,内即有道,因而万事万物之理,亦为道之理。所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