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离开,它只是换了一种更沉重、更真实的方式,沉甸甸地压在了心头。汇入口那片越来越浅的水域,成了整个李家村夏天最深的恐惧和最沉重的禁忌。

    时间像枫江浑浊的水,裹挟着泥沙,一年年流过李家村。

    我脖子上的红布三角护身符,颜色从鲜红褪成了灰扑扑的暗红,边角磨得起毛,那股刺鼻的草药和腥味也淡得几乎闻不到了。奶奶每年入夏前,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摘下来,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嘴里念念有词地对着空气说些保佑平安的话,然后再郑重地重新给我戴上。这似乎成了我们之间一个固定的、带着惶恐慰藉的仪式。

    然而,李家村头顶那片无形的、名为汇口的阴云,却从未因任何仪式而消散。它像一个精准而冷酷的时钟,每年在暑气蒸腾、蝉鸣最盛的时节,准时敲响丧钟。

    第九年,淹死的是村南头张木匠家的独子小栓,才十岁,和他同村的小表妹梅子。第十年,是外村来走亲戚的一对双胞胎姐弟,在汇口浅滩摸螺蛳,再也没上来。第十一年,是……

    每年都是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年龄都在七岁到十二岁之间。出事的地方,永远是枫江支流汇入主江的那个三角浅滩。最诡异的是,那里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早年还能淹死大人,后来只能淹到半大孩子胸口,再后来……出事那年,有胆大的汉子下去捞人,水才堪堪没过膝盖!

    膝盖深的水啊!站起来就没事了!怎么就活活淹死了两个半大孩子村长的旱烟杆在石头上磕得梆梆响,满是皱纹的脸上是深深的疲惫和无法理解,捞上来的时候,两个孩子手还死死抓着对方,指甲都抠进肉里了!那脸色……青紫青紫的,像是活活吓死的!

    水鬼!就是水鬼抓替身!王老憨自从铁蛋死后,人就半疯了,此刻缩在人群角落,眼神空洞地反复念叨,力气大得很!抓住了脚脖子就往深水里拖!任你水性再好也白搭!膝盖深膝盖深也逃不掉!

    他的话引来一片压抑的附和和更加深重的恐惧。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在浅得连鸭子都游不起来的水里,会年年淹死人。神婆的香火倒是更旺了,家家户户都去求了新的护身符,挂满了孩子的脖子、手腕、脚踝。可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用。死亡的名单,依旧每年准时增加两个名字。

    汇口那片三角浅滩,彻底成了禁地。村里大人三令五申,棍棒教育,甚至用铁链锁住调皮孩子的脚,就为了防止他们靠近。可奇怪的是,每年出事的孩子,都不是那种特别调皮捣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愣头青。小栓是个闷葫芦,梅子胆子小得很,那双胞胎姐弟更是出了名的乖巧听话……他们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在懵懵懂懂中,莫名其妙地引到了那里。

    这些议论,像冰冷的毒蛇,钻进我的耳朵,缠绕在我的心上。每次听到新的噩耗,那个八岁夏夜的噩梦碎片就会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冰冷滑腻的蛇鳞触感、令人窒息的腥甜气味、还有对岸那无数道穿透灰雾、冰冷死寂的目光。我死死攥着胸前的护身符,仿佛它是隔绝那些目光的唯一屏障。那些淹死的孩子,他们是不是也像我当年一样,看见了他们是不是也在梦里,被那些东西记住了

    恐惧没有随着年岁增长而淡去,反而像陈年的酒,发酵得更加浓烈和复杂。它沉淀在每一个李家村孩子的骨子里,成了夏日无法摆脱的底色。我们照常上学、玩耍,在村东头的晒谷场上追逐打闹,笑声似乎依旧响亮。但只要目光无意间扫向西边枫江的方向,只要耳朵里捕捉到一丝水流的声音,所有的欢快就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瞬间冻结。一种无声的、沉重的默契笼罩着我们:避开西边,远离汇口,不要靠近水边,不要谈论那个地方。

    十五岁那年的夏天,空气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一场暴雨在酝酿。奶奶在一个平静的午后,毫无征兆地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水底替身簿简介 >水底替身簿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