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雨中运奴队
被折磨,黄三连忙拔腿,跑向前院的皂班。一边跑,一边大声传递着李斌的命令。
而随着黄三的脚步,“大老爷宪令,备轿黄华坊”的声音,很快传遍整个宛平县衙。
正在退思堂内忙活公务的县丞杜峰,和他左近的刘主簿默默对视一眼后,两人十分默契地选择了视而不见。
罢了罢了,这知县
反正也没指望他能干什么好事不是?
与其逼着那家伙留在县衙里鬼哭狼嚎的,扰人清净,倒不如放他出去,爱干啥干啥
而另一边,享受着皂隶撑伞待遇的李斌,丝毫没有早退的觉悟。
大摇大摆地穿过县衙游廊,走向外间的青幔小轿。
一声嘹亮的“起轿”声后,李斌摇摇晃晃地出了县衙。
连续三天的大雨,让县衙门前的大市街早已没了往日的喧闹。
一家家店铺虽然照常门洞大开,然其门内,俱是门可罗雀的凄惨景象。
在李斌挑开的罩帘间,更能看到不少掌柜,已经佛系地在店铺门口摆上了摇椅,手边再沏上一壶清茶。伴着店外雨景,品茗看书。
见到由一众蓑衣衙役护送的知县轿舆从店门前驶过,不少掌柜都向李斌这边投来疑惑的目光。
似乎是在想,这大雨天的,宛平这奇葩知县不好好在衙门里呆着,这又是想干啥?
走着走着,李斌忽然听见街道上传来一阵蹄子顿地的声音。
在空旷寂寥的大市街上,无论马蹄还是驴蹄,踩在青石板路上的声音,都显得异常清脆而醒目。
突如其来的蹄声,吸引了李斌的注意。
坐在轿内,屁股微挪,李斌挑开另一边的轿帘
那是一行宛如囚车般的车队,一个尖嘴猴腮,好似掌柜般的瘦小人影正挥舞着双臂,驱赶手下将驴车赶到路边,以避让知县轿舆。
板车上的木质囚笼里,则关着一个个麻衣罩身的人影。
雨水糊在他们的脸上,却没一人发出动静。
不知是对前路绝望而不想说话,还是单纯被那奴隶贩子般的掌柜给驯化了。
明代是有奴隶的,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差距的加剧。合法或者不合法的奴隶,越来越多
宛平,作为京师西城地面上的县。或者叫,管着京师“西市”的县,就在宛平县的辖区内,每天都会有奴隶买卖的交易在发生着。
李斌作为知县,纵然不喜欢奴隶买卖,但也不急于改变这一切。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说,此时大部分奴隶、奴婢的生活,不说有多幸福。却总比一些贫民、佃农要好得多
贸然一刀切的禁止奴隶买卖,不仅挑战世俗伦理,反而还可能让宛平县的负担继续加重。
然而,李斌此时却一反常态地命令轿夫,将轿舆停在了那商队的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