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4章 雨中运奴队
    “我你妈?!没个完了?!”

    积庆坊,宛平县衙内。

    一道令所有皂隶都默默捂住耳朵的叫骂声,从县衙深处的燕居堂内传出。

    便是连绵不绝的穿林打叶之声,都盖不住那道骂声里所蕴含的悲怆。

    今天,是李斌接任宛平知县的第五天,亦是招募南城游民开启以工代赈的第四天,更是大雨临头的第三天

    衙门政务,前脚才说交给县丞杜峰代办,这会自己若要横加干涉,岂不是让李老爷朝令夕改?说话像放屁?

    可不理政务

    阜成门外的驿道修不了事小,他李老爷的沼气池也没法干了。

    沼气池项目进度受阻,就意味着他李老爷的创收大计受阻。

    早在干沼气池项目前,作为户部属官的李斌就摸过工部军器局,还有内府兵杖局的底子:

    这军器局,共有作房(车间)48间,每间作房内有铁炉3座。每座铁炉,配备两班,每班铁匠3人、助手2人、杂役1人。十二小时两班倒,主打一个人停火不停。

    如此高强度的运转,导致军器局的铁匠炉单炉日消耗木炭量,就高达120斤。若是冬季,这一消耗量还需上浮10-15。

    但冬季,李斌估计自己的沼气池是没法正常发酵,稳定供气的。

    那便只算春夏秋三季,甚至考虑到京师地处北方,较为严寒的关系,李斌再将自己那沼气工程的可供气时间段下调两个月。

    就当它一年只有7个月能够较为稳定的供气,这便意味着他李老爷的沼气区,能顶替三百六十二万八千八百斤木炭。

    而当今木炭的市价为,三钱五分一斤

    哪怕是以官方采购价二钱八分一斤算,单一个军器局的燃料供应,便是一百零一万六千两的庞大市场。

    至于兵杖局,它的规模比军器局还要大上三分之二

    李斌的心不大,他不奢望自己那建在滂臭的粪场边的“工业区”能一口吃下军器局或者兵杖局,七个月内的所有燃料供应订单。但即便只有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

    对他宛平县的财政来说,都是一波极致的“大补”。

    关键是,李斌这沼气,原料完全不要钱!

    除了付出一些维护工人的人工费、更换桐油等损耗件的维护工料费,以及修筑符合标准的沼气池的成本外,这个生意完全不需要其他任何投入。

    常言道,利令智昏。

    如此庞大的预期收益摆在“缺衣少食”的宛平县面前,李斌当真是眼睛不红都没道理。

    而更加刺激李斌眼睛发红的,还有那一千二百多号人的人工费。

    一边是巨大的预期收益迟迟无法落袋为安,另一边则是每天一睁眼就没了的20两支出。

    这一来一回间,李斌说自己每日净亏50两,不过分吧?!

    向来只有他李老爷赚人家钱,如今却被这贼老天足足赚了三天,赚走了他李老爷150两!150两啊!!

    躺在燕居堂床上,李斌的心都在滴血。

    偏偏他还没法不想这些破事

    tp嘛

    仰望银河组的成员之一,凡是有这一性格的人,那脑子简直就是一个完全停不下来的永动机。

    有事做的时候还好,但凡闲下来,脑海里是必定会想东想西的。

    “艹!想个屁!”

    “雨落窗沿时,勾栏听曲日!”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片刻后,李斌猛然坐起,大呼:“来人,备轿黄华坊!”

    “诶!传大老爷宪令,备轿黄华坊!”

    守在门外,备受折磨的皂隶黄三难得听见一个不一样的动静。

    为了使自己的耳朵不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以贪治明简介 >以贪治明目录 > 第74章 雨中运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