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四川盐工,技术路线
所谓窖肥,与沤肥比较类似,唯一的区别仅在于:
沤肥的发酵池,通常都是在地面上挖一浅坑,放入粪便、秸秆、石灰等物,自然发酵。
而窖肥,正如其名中的“窖”字一样,它是像挖地窖一般挖深坑,再置入粪便、秸秆等物发酵。
由于窖肥发酵的位置,深入地底恒温层,其发酵时的温度较之沤肥更好控制,发酵过程更加稳定。所以窖肥的肥力,往往也比沤肥更高。
但由于其建筑成本的高昂,导致现实中,很少能见到窖肥池。
更何况,这还是在少水少雨的北方?!
“回大老爷话,小人是轮班匠。曾在应天做工之余,做过这窖肥池。若大老爷想要窖肥池,那小人应该能知道些许”
“好,太好了!你大胆说,畅所欲言,说错了本官不怪,说对了,本官有赏!”
李斌脸上的惊喜之色溢于言表,有一个筑过窖肥池的大师傅在。可以说,直接省去了李斌一大半的精力。
毕竟,沼气池与窖肥池,其实从建筑工艺上来说,几乎是一样的。
都是需要深埋地底,都是需要池壁防腐耐酸。唯一的区别,无非就是沼气池,需要加上密闭的顶盖,防止空气中氧的大量渗透,仅此而已。
甚至在发酵的过程中,二者都需要定时翻动粪源,以防堆叠分层,发酵不充分。
只要防腐问题解决,那李斌的实验要做的,就只剩导气、点火,以及最重要的气压与混合比相关的安全测试、爆燃测试了。
“谢大老爷,这密封其实不难。若舍得下本,底层夯实黄土后,内衬一层糯米灰浆,内壁外层铺以青砖,可保十年无窦。若老爷想省点银子,这青砖也可以换成松木、杉木等硬板,外涂桐油,亦可防粪水侵蚀。”
“只是这桐油,正常来说,可保十年。但粪水较之江河湖海之水,力更凶。或许五到八年,便要取出木板,查看是否需要更换。若不需要更换木板,最好也要重新涂一遍桐油。”
“至于说这池子能修多大?老爷想要完全密闭,那就得考虑这盖板。铁铸盖板面积更大,但防腐不好处理;木制板可涂桐油,但为保密闭,这盖板便难做太大。最大,应不过半丈。”
“半丈啊?”
明代的一丈大约为现代的32米,即这圆形沼气池的半径在08米左右。结合三丈的井深,96米,李斌不难算出这最大沼气井的容积为193立方米左右。
而今正值四月,气温逐渐回暖。但或许是因为小冰河期的缘故,此时的京师温度大约在十度左右,较之未来的高点有所下降。
便是到了地底的恒温层,这温度亦不过15度上下。
完全达不到沼气生产时的最佳发酵温度35度,但却足够支撑基础的沼气生产。
以193立方米的总容积来算,为了给沼气预留空间,其最大投入比,李斌假设为80。同时粪水、混合秸秆等物后,其密度略高于水,假设以1050公斤立方米来算。
其能够容纳的粪源,大致在16吨左右。
16吨粪源的中温发酵,可日产气
妈的,忘了!
李斌无语扶额,什么体积、容积公式之类常用的知识他还记得。但沼气产气量公式抱歉,哪个正常人,平时会了解这些?!
可即便不了解具体产气量,但在温度确定能够满足发酵的低限度需求,以及这般大小的沼气池,可容纳粪源的量也不少以后。
李斌便可以将工程继续向下一步推进了。
“来人记一下,赏这位师傅五两银子,回衙支取。接下来的筑池工作,由你主持。工料方面,不必节省,内夯黄土、衬糯米灰浆、铺青砖后,再加覆桐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