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9章 宛平的财政收入
    除了辖区面积够大外,宛平县的其他方面,亦不容小觑。

    比如在司法领域:整个北直隶地区,所有需要开棺验尸的活,几乎都得奏报到宛平县。由宛平县派出仵作,协助地方县府勘验。以及周边地区,凡有县府上报,有囚犯死于牢狱的。亦要上报宛平,再由宛平派员,验明责任。

    再比如,军事、治安方面:

    宛平一个县,就有卢沟桥、王平口、齐家庄、石港口足足四个巡检司。而正常的县,一个县内通常仅有一个巡检司,负责维护县城城墙以外的乡里治安。

    便是号称京师东大门的通州,辖下都只有三个巡检司

    另外在工程、基建条件方面:工部十三闸坝,五个都在宛平境内。

    可以说,在宛平境内,除了如西山、军都山等山区外。它平原地区的大部分耕地,都不太存在枯水、缺水的问题。

    当然,像今年这样,老天不下雨,那就没办法了

    洪闸、水坝的存在,只能起到蓄水、排水的作用。

    让宛平的耕地,少受洪涝、干旱之苦,没法根本性解决“生水”的问题。

    可即便是这样,宛平县耕地的水利条件,亦是冠绝大明的存在。

    或许也是因宛平县水利条件太好,土地普遍肥沃的缘故。

    这里也是皇庄、勋戚,乃至士族豪绅的圈地重灾区。

    总面积高达3200平方千米的宛平县,去掉三分之二的山区面积。理论上,它的平原可耕地面积应该在1000平方千米上下。

    而在宛平县衙的鱼鳞册上,官田民田,合在一块亦不过三千八百顷。

    明代一顷,约合后世的614公顷,即00614平方千米。三千八百顷,也就意味着宛平县只有2335平方千米的耕地,是可以正常收税的。

    这个数字,堪堪过宛平全县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其中,属于宛平官田的土地占比大约在可纳税总田亩数的14,即宛平现有官田13302亩余、民田81717亩余。

    以顺天府如今的征税标准,官田每亩起科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每亩三升三合五勺的标准。

    年赋税额应在官田712石;民田27375石,合计3450石。若以官价折银,大约在2070两左右。

    这一数字看得李斌眼皮直跳,偌大一个京畿首县,在田赋收入上,居然能萎靡到这个地步?!

    若是再加上,京师附郭的身份。由于其起运便利,宛平的田赋起运比例,常年维持在90上下,比特么苏州、杭州等产粮区还要高。换句话说,单靠合法收取的田赋,宛平县每年仅能有200两左右的收入。

    这个收入怎么说呢?

    就连县衙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便是不提如自己这位县太爷、县丞等人的工资,也不说六房书吏。单说县衙里的快、壮、皂三班。仅壮班一班,宛平便有民壮1300余人。就是按每人每月五斗米的标准,即03两银。仅是这一个壮班,每月就需要260两的银子维持。

    好在,不提火耗、粮耗等灰色收入。

    宛平县内,还有丁口银、徭役折银,以及课税司收取的契税、衙役们收取的门摊税等等补充。

    去掉那些,大半都要解送京师,也就是上交上级财政单位的部分,如田赋、大额契税等等。宛平每年能够留存地方的财政收入大致分为三块:

    一、田赋留存加耗羡,若耗羡部分的收取比例以50计,这一部分每年大约能有1200两左右的收入;

    二、门摊税等小额商税,作为京畿首县,宛平境内的商贸活动还是很频繁的。这块平均每年都能有5000两左右的收入;

    三、丁税及徭役折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以贪治明简介 >以贪治明目录 > 第59章 宛平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