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乱象持续,李斌被参
、乱中取利。
此时京师南城的治安,一度直追成化年的劣态。就连某些放衙归家的小官,都可能被当街抢掠。
对于这些乱象频出的情况,京中贵人们可以视而不见。
正沉浸在赚钱喜悦中的权贵,出行有仪仗、在家有护院,南城的乱子可乱不到他们头上。
哪怕是那些抢不到脏罚地契的权贵,这会也是人口结构变化的受益方,因为他们在京中的商铺会随着消费人口增加,而营收上涨。
在这样一个上至皇帝,下至权贵都受益的时刻。
即便南城察院已经接连上疏三次,言明外城人口涌入的危害,请求暂时停止“浮居客商”登记。也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奏疏一到通政司,便彻底没了动静。
眼瞅着南城局势愈发糜烂,且接连三道奏疏都起不到作用。这南城的巡城御史,也是发了狠,第四封奏疏,直接将李斌给参了。
“你自己好生瞧瞧吧,想好怎么自辩。还有,明日记得着进士朝服,别穿你这身襕衫了,不然又得被参。”
“晚生明白,请秦师不必多虑。”
看着手里,那份被秦金从朝会上带回来的奏疏,李斌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
李斌倒是不怨恨南城察院参自己,谁让自己这事,办的确实是给他们找麻烦、上强度了呢?
再加上,南城察院参自己的理由,也只是说自己发卖地契,导致如今南城乱象频现。这理由,就看得李斌挺无奈的,因为它仅仅只是个理由。
在自己所有的操作都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南城察院压根就找不到弹劾自己的罪名。
回顾整个事件的过程,李斌真正亲手操办的仅有发卖地契一事。而在发卖地契时,该准备的红批备案,李斌都准备好了。一切都合法合规。
至于说,那些买了地契的人,改群租房?那和我李斌有什么关系?
是你南城察院胆子肥了?还是觉得英国公府及陈国丈等人提不动刀了?
你敢要求他们不允许改群租房试试?
至于百姓,南城察院更是无解。
太祖、成祖老人家定下的规矩:凡京师内外,俱附籍两县。
论法,自己的操作全程合规;论势,自己现在让京师大量权贵都受了益。
参自己就参呗,当朝自辩就辩呗~
李斌压根没将这事放在心上。